【国君策略】压力测试与盈利预警:A股安全边际高
03-22 17:48 星期日
国泰君安策略团队

导读

疫情悬而未决,压力测试显示,A股估值总体合理,极端下修空间为15%左右;盈利预警是逐渐升温的话题,历史与现实的证据显示盈利风险已经基本定价。

摘要

市场表现:海外疫情仍是核心因素。在《昨夜的遗留和明天的道路-危机的背后》等报告中,我们指出美股市场存在六大担忧,政策缓解或部分缓解了其中之五,疫情担忧仍未解决。从近期的市场预期、外资流动、领涨板块、交易层面看,疫情是影响全球市场的核心因素。从市场预期看,受益于疫情的板块表现领先,显示市场预期为疫情加剧。从外资流动看,外资持续流出,体现了海外疫情对A股冲击。从领涨板块看,科技板块领涨,但科技龙头表现较差;从交易层面看,市场反弹为短期资金推动;二者均显示市场信心受疫情制约。

压力测试:下修空间有限,安全边际较高。A股估值总体合理,作为压力测试,我们从全市场、行业和重点公司三个角度模拟,极端情形下修空间约15%。情形如下:若全A ERP升至95%分位,则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6%;行业角度,若所有一级行业估值跌至5%分位,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3%;重点公司角度,根据2020年一致预期盈利,若一线龙头估值跌至5%分位,平均极限下跌空间为15%(我们倾向于认为2020盈利一致预期的下修在5%左右)。但从疫情风险、景气周期、行业格局角度看,到达极限空间概率较低。

盈利预警冲击:历史与现实的证据。首先,复盘2008年报情况,年报预告巨亏公司在预告公布前后股价表现较好,表明盈利预告对股价冲击有限。其次,从2020Q1业绩看,(1)已披露2020Q1预减或预亏的公司在披露日期间(T-10至T日)超额收益为正;(2)高频数据已较充分显示盈利冲击;(3)美股相同行业股价大幅下跌已传递盈利负面信息;(4)A股受冲击严重板块跌幅显著大于市场。因此,当前股价已较充分反映盈利风险。

行业配置: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高景气方向。行业配置层面,我们从2个层次展开:(1)从一季报预告中挖掘景气机会,(2)判断产业链景气度,从“成长-价值”螺旋修复的角度进行布局。一季报预告的情况看,医药医疗(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中药)、游戏、大众食品行业受益于疫情,钢结构、消费电子、5G、军工电子、原料药行业景气度较高。产业链维度,短期看逆周期政策驱动的中游周期(工程机械、新型装备、水泥、B端建材)、可选消费(汽车整车、轻量化与电子化零部件、白电、小家电),中期看科技板块景气度高、性价比较高的细分赛道(5G设备、数据中心设备、信息安全、医疗信息化、消费电子、半导体、特高压、新能源汽车)。

风险提示:疫情恶化超预期、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疫情对经济冲击超预期。

目录

1. 本周核心观点

2. 市场表现:海外疫情仍是核心因素

3. 压力测试:下修空间有限,安全边际较高

4. 盈利预警冲击:历史与现实的证据

5. 行业配置: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高景气方向

5.1. 一季报预告中挖掘景气机会

5.2. 基于中期景气,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行业

6. 五维亮点

正文

1. 本周核心观点

市场表现:海外疫情仍是核心因素。在《昨夜的遗留和明天的道路-危机的背后》等报告中,我们指出美股市场存在六大担忧,政策缓解或部分缓解了其中之五,疫情担忧仍未解决。从近期的市场预期、外资流动、领涨板块、交易层面看,疫情是影响全球市场的核心因素。从市场预期看,受益于疫情的板块表现领先,显示市场预期为疫情加剧。从外资流动看,外资持续流出,体现了海外疫情对A股冲击。从领涨板块看,科技板块领涨,但科技龙头表现较差;从交易层面看,市场反弹为短期资金推动;二者均显示市场信心受疫情制约。

压力测试:下修空间有限,安全边际较高。A股估值总体合理,作为压力测试,我们从全市场、行业和重点公司三个角度模拟,极端情形下修空间约15%。情形如下:若全A ERP升至95%分位,则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6%;行业角度,若所有一级行业估值跌至5%分位,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3%;重点公司角度,根据2020年一致预期盈利,若一线龙头估值跌至5%分位,平均极限下跌空间为15%(我们倾向于认为2020盈利一致预期的下修在5%左右)。但从疫情风险、景气周期、行业格局角度看,到达极限空间概率较低。

盈利预警冲击:历史与现实的证据。首先,复盘2008年报情况,年报预告巨亏公司在预告公布前后股价表现较好,表明盈利预告对股价冲击有限。其次,从2020Q1业绩看,(1)已披露2020Q1预减或预亏的公司在披露日期间(T-10至T日)超额收益为正;(2)高频数据已较充分显示盈利冲击;(3)美股相同行业股价大幅下跌已传递盈利负面信息;(4)A股受冲击严重板块跌幅显著大于市场。因此,当前股价已较充分反映盈利风险。

行业配置: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高景气方向。行业配置层面,我们从2个层次展开:(1)从一季报预告中挖掘景气机会,(2)判断产业链景气度,从“成长-价值”螺旋修复的角度进行布局。一季报预告的情况看,医药医疗(血液制品、医疗器械、中药)、游戏、大众食品行业受益于疫情,钢结构、消费电子、5G、军工电子、原料药行业景气度较高。产业链维度,短期看逆周期政策驱动的中游周期(工程机械、新型装备、水泥、B端建材)、可选消费(汽车整车、轻量化与电子化零部件、白电、小家电),中期看科技板块景气度高、性价比较高的细分赛道(5G设备、数据中心设备、信息安全、医疗信息化、消费电子、半导体、特高压、新能源汽车)。

2. 市场表现:海外疫情仍是核心因素

在《中美股市脱钩的可能:再次审视冲击》中,我们指出由于中美在疫情防控、疫情对经济基本盘的冲击、政策空间、股市性价比方面的差异,A股将与美股脱钩。本周二至周五,Wind全A指数仅下跌0.97%,相对美股韧性凸显。

在《昨夜的遗留和明天的道路:危机的背后》中,我们指出美国市场有6大担忧,3个为市场交易层面(流动性问题、信用风险、过高的降息预期),3个为基本盘问题(疫情担忧、经济担忧、Gig Economy担忧)。在《美股见底了,A股开始反攻》中,我们指出美联储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缓解了3个市场交易层面的担忧,美国财政部的刺激方案有效缓解了经济担忧与GigEconomy担忧。随着其他担忧的缓解或部分缓解,疫情担忧是影响市场的核心问题。

疫情担忧如何影响A股表现影响,我们主要分析A股在下跌趋缓阶段(3月17日-3月20日)的表现,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行业表现反映了怎样的市场预期?若反映疫情加剧预期,则显示疫情仍制约A股表现。

二、外资流动情况如何?若外资显著净流出,且减持强势板块,则体现海外疫情对市场的冲击。

三、近期有没有突出的领涨板块?领涨板块内部结构如何?若龙头回落,小市值标的补涨,则市场反弹动力较弱。

四,交易层面结构如何?若领涨板块主要为游资驱动,则显示机构参与反弹动机不足。

从上涨行业反映的预期看,近期疫情受益板块表现相对较好,体现的市场预期为疫情加剧,显示疫情仍是影响市场的核心因素。我们根据疫情对行业的冲击,将行业分为受益于疫情、受益于政策、受疫情冲击、受通缩冲击四类。3月17日以来受益于疫情的行业表现较强,反映的市场预期是疫情加剧,显示疫情仍制约A股表现。如果领涨行业反映的是政策加码预期(体现在受益于政策的行业上涨),或疫情过后经济修复预期(体现在受疫情冲击的行业上涨),或全球担忧减缓预期(体现在受通缩冲击的行业上涨),则将显示市场信心的恢复。

从外资流动看,近期北上资金明显流出,且北上资金重仓股表现较差,体现了海外疫情对A股的影响。2020年以来A股表现与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向显著相关。3月17日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出240亿元,且北上资金持股组合的收益率与超额收益率均为负数。北上资金的流出及北上资金重仓股的走弱体现了海外疫情对A股的影响。

从近期外资的增减持行业看,北上资金减持科技板块,体现外资风险偏好下行。3月17日以来北上资金仅增持4个行业,即煤炭、有色金属、商贸零售和银行。北上资金减持方面,从减持金额看,食品饮料、电子、医药、计算机、交通运输被减持较大;从减持市值占原持股市值比重看,国防军工、传媒、农林牧渔、通信和电子被减持较大。科技板块是北上资金减持最显著的板块,显示外资风险偏好下行。

从风格板块表现看,近期A股缺乏突出的领涨板块,且相对领涨的科技板块内部结构分化也显示反弹力度较弱,市场信心仍受疫情影响。首先,3月17日以来跌幅趋缓期间,市场缺乏突出的领涨板块。科技板块是期间唯一上涨的板块,但一方面科技板块涨幅仅0.66%,幅度有限;另一方面科技板块周五表现显著弱于市场,显示上涨持续性也有限。其次,科技板块内部结构看,龙头表现较弱。我们按总市值将科技板块分为数量几乎相同的5组,结果显示,总市值较大的组3月17日以来表现较差。龙头标的表现较弱,显示反弹力度较弱,市场信心仍受疫情影响。

从交易层面看,近期游资参与度较高的标的表现较好,公募基金持股比例较高的标的表现较差,显示反弹为短期资金推动,机构参与行情的意愿仍受疫情担忧制约。对3月1日-16日的日均换手率分组,换手率较高的标的在3月17日以来表现较好;而对2019年第三季度末基金持股比例分组,则基金持股比例较高的标的表现较差。以上结果显示推动近期市场反弹的力量为游资,而非机构投资者,机构参与行情的意愿仍受疫情担忧制约。

3. 压力测试:下修空间有限,安全边际较高

A股估值总体合理,作为压力测试,我们从全市场、行业和重点公司三个角度模拟,极端情形下修空间约15%。我们认为从疫情风险、景气周期、行业格局等角度看,到达极限空间的概率较低,当前安全边际较高。

全市场角度,若全A ERP升至95%分位,则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6%。当前全A ERP为5.94%,为近10年74%分位。若ERP升至95%分位,则需股价下跌16%。考虑到A股风险溢价经历过2013年钱荒、2015年股灾、2018年贸易摩擦与金融去杠杆等考验,当前中国疫情风险相对可控,ERP回到历史极限的概率较低。

行业角度,若所有一级行业估值跌至5%分位,则市场极限下跌空间为13%。假设所有一级行业的市盈率或市净率跌至近10年的5%分位(取股价跌幅较小者),则根据行业市值权重计算,A股极限向下空间为13%。分板块看,防御板块、周期板块下跌空间分别为1%和6%,安全边际突出。消费板块、科技板块尽管下跌空间分别为20%和30%,但考虑到消费行业竞争格局近10年显著优化,科技行业处于景气向上初期,实现极限下跌空间的概率极低。

重点公司角度,根据2020年一致预期盈利,若一线龙头估值跌至5%分位,则平均极限下跌空间为15%。我们从28个一级行业各选取1个代表性一线龙头为样本。尽管疫情冲击下,我们倾向于认为2020盈利一致预期的下修在5%左右,我们假设对于质地较好的一线龙头,EPS冲击为一次性,2021年盈利不受影响。因此我们仍参照Wind对2020年一致预期数据计算估值。若市盈率或市净率分位数跌至5%,则一线龙头平均极限下跌空间为15%。

4. 盈利预警冲击:历史与现实的证据

近日民航局数据显示,国内航空公司2月亏损210亿元,创下历史记录。当前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披露Q1业绩预告,4月上半月为披露高峰期。那么疫情影响下,部分行业和企业披露盈利预警公告,是否会对市场造成拖累?我们通过复盘2008年盈利预警公告,及分析最新2020Q1业绩预警等信息,发现盈利预警公司对市场冲击有限。

复盘2008年报情况,2008年年报预告巨亏公司在预告公布前后各20个交易日股价表现较好,表明盈利预警对股价冲击有限。对于系统性风险导致的上市公司巨额亏损,在盈利预告披露期,股价是否会受到较大冲击,我们研究了2008年年报大额预亏的公司。我们以如下标准筛选样本:(1)2008年亏损超过8亿元;(2)2008年Q4亏损额度大于前3季度亏损额;(3)公司规模较大,为行业(或区域)龙头;(4)盈利预告披露亏损金额范围;(5)预亏时间在2009年1月31日以前。我们的样本显示,公布预亏的公司在预亏前20个交易日、预亏后20个交易日,收益率及相对Wind全A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均值均为正数。表面盈利风险的兑现对相关个股影响有限,不会对市场造成拖累。

从2020Q1业绩看,当前股价已经较充分反映盈利风险,盈利预警对股价冲击预计将较为有限。信息传递角度看:(1)从当前已经披露的2020Q1业绩预告看,业绩对股价冲击有限。我们选取历史上盈利能力较强,且公告2020Q1因疫情预亏或预减的公司为样本。样本公司在预告前10日至预告当日相对Wind全A指数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0.85%,显示盈利预告前,市场价格已经充分反映盈利冲击。(2)高频数据已经较充分显示盈利冲击。部分行业上市公司需要披露月频经营数据,航空公司客运量、建筑公司新签订单、养殖公司出栏量、快递公司业务量、地产公司销售额,宏观和中观的房地产销售、汽车销量,行业协会(如民航局)的行业月频数据等,较充分体现盈利冲击。(3)美股相同行业股价大幅下跌,映射作用已传递盈利负面信息。2月20日以来,美股石油行业平均下跌51%,航空行业平均下跌64%,同行业美股的下跌较充分显示盈利风险。A股股价角度看,1月20日起油气装备、油田服务、航空等受冲击严重的行业跌幅超过20%,同期Wind全A指数仅下跌8%。因此,我们认为受冲击行业及公司股价已经反映负面影响,盈利预告对股价冲击将较为有限。

5. 行业配置: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高景气方向

行业配置层面,我们沿2个层次展开:(1)从一季报预告中挖掘景气机会,包括受益于疫情的细分行业,及景气度较高的行业。(2)从逆周期政策、行业景气周期维度,判断产业链景气度,从“成长-价值螺旋”修复的角度进行布局,短期看政策驱动的周期、可选消费,中期看科技板块景气度高、性价比较高的细分赛道。

5.1. 一季报预告中挖掘景气机会

截止2020年3月21日,79家公司披露2020Q1盈利预告,我们主要从受益于疫情,及行业高景气2个维度挖掘业绩预增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药医疗、在线产品、大众食品行业受益于疫情。医药医疗类中,包括抗疫一线使用从而需求显著增长的血液制品(博雅生物)、中药(沃华医药)、医疗器械(阳普医疗)、口罩材料(普利特),也包括受益于大众健康意识提高的保健品(汤臣倍健)和C端医疗器械(乐心医疗)。在线产品包括游戏(昆仑万维、姚记科技、游族网络)、C端金融IT(同花顺)。大众食品包括必需品属性强的挂面(克明面业)和在线销售增速较高的肉食品(金字火腿)。表面活性剂龙头赞宇科技除行业景气处于上升周期外,还受到消毒产品需求增加利好。从上市公司提供的原因看,赞宇科技、汤臣倍健有望长期受益于疫情影响。

景气度维度,值得关注的方向包括钢结构、消费电子、5G、军工电子、原料药。钢结构行业受益于装配式建筑政策利好和总包商业模式转型,精工钢构、东南网架2家龙头公司预增。消费电子方面,长盈精密、光韵达、中科创达、智动力预增,5G产业链的神宇股份、洁美股份(被动元器件)预增。军工电子行业的航锦科技、红相股份、华力创通预增。化工新材料行业部分细分领域景气度较高,包括有机硅(东岳硅材)、有机化工(建业股份、泰和科技)、薄膜材料(双星新材)。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特色原料药(同和药业、富祥股份)、功率半导体(扬杰科技,同时受益于光伏产业链复苏)、风电(金雷股份)同样有代表性公司预增。安靠智电主营GIL输电,为节约城市空间的新基建方向。

5.2. 基于中期景气,沿“成长-价值螺旋”布局行业

当前海外低迷是配置A股的良机,主线核心围绕中期景气展开。相比于2016-2019年的供给侧驱动,出于“六稳”考量,当前市场从中期的供给驱动转向阶段性的需求驱动,景气向好或者触底修复的细分主线值得投资者关注。从产业链视角,综合行业景气周期、逆周期政策,我们认为沿“成长-价值螺旋”修复布局最佳。

首先,放眼短期,伴随开工、复工推进、经济生产社会需求触底修复,早周期类型的建材、机械行业将率先引领周期板块景气修复,可选消费中的汽车、家电有望受益于消费促进政策。

建材:受益于加大基建补短板力度,房地产预期改善驱动地产产业链景气度回升。子行业方面,关注:(1)水泥。首先,从时间节奏看,水泥是早周期品种,最先受益基建地产景气回升;其次,从供给看,水泥是瞬时产品,没有库存压力,且矿山治理使水泥再临供给收缩,行业格局良好。(2)B端建材。行业趋势上看,2019年精装修房开始渗透三四线市场,B端建材龙头的质量优势显现,受益于集中度提升,成长开始提速,2020年精装修房仍将加速渗透。景气周期上看,房地产预期改善,B端建材受益明显。

机械。受益于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预期改善,以及部分行业资本开支快速增长。子行业方面,关注:(1)工程机械。作为投资品,随着开工恢复,工程机械需求只会迟到,不会缺席,基建投资加速及房地产预期改善加大行业向上弹性。(2)新型装备。用于半导体、锂电、面板、光伏等新兴行业的装备将受益于上述行业产能快速增长,以及国产替代。

汽车。受益于消费促进政策,及汽车轻量化与电子化趋势。子行业方面,关注:(1)整车。2019年下半年汽车行业见到景气周期向上拐点,近期部分地区出台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后续政策力度加大将使行业复苏弹性增强。(2)轻量化与电子化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下,轻量化与电子化零部件单车价值提升,特斯拉加快国产化带来零部件产业链机遇,轻量化材料、电子换挡、电控制动、车灯等行业成长性较好。

家电。受益于地产政策适度放松,消费促进政策,新兴品类扩张。子行业方面,关注:(1)白电。首先,房地产预期改善,白电作为后周期品将受益。其次,消费促进政策有望促进家电销售。再次,疫情提升消费者对空调与洗衣机的除菌、洁净等高端功能需求。(2)小家电。疫情使消费者居家时间延长,新兴品类渗透有望提升,破壁料理机、空气净化器、电热饭盒等新品类有望快速增长。

同时,展望中期,科技仍是主线。伴随疫情控制及全球需求回暖,在新一轮5G周期催化之下,硬件、软件都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在此之中通信、计算机、电子、电新行业将有较好表现。考虑到科技板块估值较高,我们筛选高性价比的细分赛道进行布局。

通信:受益于5G投资进度加快,流量快速增长及政策支持数据中心建设。子行业方面,关注:(1)5G设备。近期三大运营商称将加快5G建设,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5G投资,电信主设备、射频器件、电信光模块子行业受益。(2)数据中心设备。短期疫情使在线办公等渗透率提升,5G建设加快,驱动流量在短期和长期均保持快速增长,全球互联网巨头资本开支增速提升,国内BATJ等巨头资本开支仍在高速增长期,预计数据中心交换机、光模块、光器件等行业受益。

计算机:受益于行业政策推动,以及流量增长、互联网+等技术创新趋势。子行业方面,关注:(1)信息安全。政策方面,“等保2.0”将带来新增市场空间271亿,这对应的增量约为54%。需求方面,随着流量的快速增长,云计算渗透率的提升,信息安全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竞争格局方面,“等保2.0”技术标准提升将使用户选择龙头公司,行业集中度提高。(2)医疗信息化。政策方面,电子病历相关政策要求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政策使行业2020年景气处于较高水平。近期催化方面,疫情驱动互联网医院加速建设,相关政策监管放松,加大医疗信息化投资力度。

电子:受益于行业景气度提升及自主可控。子行业方面,关注:(1)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周期方面,在国内5G加速建设下,疫情压抑的5G换机潮有望在下半年快速恢复。结构性上,5G手机的散热、射频前端、软板、摄像头等部件的单机价值有望明显提升。(2)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方面,2019年10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增速触底回升,台积电等行业龙头财报显示行业景气度快速提升。行业格局看,半导体行业仍较快向我国转移,美国仍可能出台限制华为政策,华为等国内ICT巨头将扶持国内半导体产业链。

电新:受益于电网投资增速提升,光伏与新能源汽车在后补贴时代迎来高速增长期。子行业方面,关注:(1)特高压装备。2020年初国家电网更换董事长,新董事长强调加大基建补短板力度。国家电网称将在年内加快推进7条特高压工程,显著超市场预期。(2)光伏。政策方面,预计2020年政策下发时间早于往年,利于光伏工程落地。从产业周期看,2018年以来全球平价上网区域快速扩大,2020年光伏巨头扩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3)新能源汽车。政策方面,2020年补贴退坡有望低于预期。从产业周期看,特斯拉加速国产化,国际车企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电池技术进步,动力电池龙头加速扩产,行业发展速度提升。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飞火流萤回复5年前0
建议说低的公司一起众筹几千亿出来把指数拉上去我们就信
在路上1688回复5年前0
6月份左右触底2300点左右,震荡反弹。
文文001回复5年前0
你们天天说估值低,多买点啊
文文001回复5年前0
我就想知道下周能上3000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