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深圳,记者 朱彦婕 丁蓉)讯,“目前接到的订单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增长,预期全年在充电桩板块将达到50%至60%的增长”,一充电桩产业链上市公司人士表示。
4月14日,国家电网启动首批126个充电桩项目,今年计划安排充电桩项目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南网公司近期已明确未来4年将在充电桩领域计划投资251亿元。至此,两大电网巨头充电桩投资计划全部明确,充电桩建设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不过,也有充电设施运营公司的负责人表示,与电动汽车的保有量相比,充电桩建设的速度相对超前,市场需求则将决定着充电桩市场规模能否和持续增长以及运营商能否有保持稳定的利润空间。
产业链公司发力抢跑
截至4月14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均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充电桩投资计划,相关产业链公司已是“蠢蠢欲动”,发力抢跑。
“目前接到的订单与2019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增长,预期全年在充电桩板块将达到50%至60%的增长”,一充电桩产业链上市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15日,科陆电子(002121.SZ)副总裁、深圳市科电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桂国才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大力拉动经济的新基建政策出台,对充电桩板块、尤其是上游设备制造有着很大的利好,因为主要投资主体是各大央企和地方城投,是比较优质的客户。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说,今年在疫情下能够接到央企或者国企的大订单,日子会好过很多。”
记者了解到,科陆电子在充电桩方面的布局涉及整个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充电桩整装系统解决方案、充电桩运营管理云平台等。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2019年9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科陆电子子公司车电网充电桩数量位列第8位,充电站数量位列第6位。
众业达(002441.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充电桩、充电站已投产,公司已销售充电站40多套、运营4套,覆盖全国十来个城市,只要是国标接口的车均能使用公司生产的充电站、充电桩进行充电。4月15日上午,众业达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目前主业95%集中在工业电气产品分销,充电桩和充电站占比较低。不过这将是公司配套业务的重要方面,公司未来会结合实际来发展这一块业务。”
来自厦门的一位充电设施运营公司的负责人则表示,充电桩的生产制造本身是要根据订单需求来决定,一旦由国家电网主导的27亿资金全部投入市场,将会对产业链起到积极作用。
直流充电迎发展机遇
国家电网发布2020年充电设施发展规划显示,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7亿元,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明确2020年底累计接入100万个,注册用户超过260万人,充电服务市场占比超过30%,2020年充电设施年充电量目标超过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
国家电网为充电设施最大公开招标方。根据北极星电力网披露,国家电网计划到2020年建成充电桩12万个。国家电网曾披露,截至2019年末,其充电桩存量规模约为9.48万个,2020年仍存在2.52万个建设缺口,这意味着一度陷入低迷的充电桩市场将在今年迎来拐点。
但以国家电网之前的招标重点来看,直流充电或将借此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充电桩共有交流和直流两种类型,交流桩多用于私人领域,直流充电桩多用于公共桩领域。近年来,特拉斯、宝马等开始自建充电桩,各大品牌汽车商为了提高自己汽车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服务水平,将会进一步加强私人充电桩建设力度。
不过,国家电网充电桩建设则主要面向公共领域。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国家电网直流充电桩招标占比高达78%,2019年充电桩招标更是全部指向直流桩,这意味着直流桩将仍然是国家电网充电桩建设的招标重点。目前,从事直流充电的上市企业除科陆电子、众业达外,还包括国电南瑞(600406.SH)、许继电气(000400.SZ)、平高电气(600312.SH)等。
设备制造龙头呼之欲出
“涉及充电桩制造的,无非是模块、电线电缆、整机、箱变等电力相关设备,还涉及到一些供电。现在充电桩主要以直流快充为主,交流慢充主要布置在小区物业和写字楼,这种就不涉及到高压的部分,主要涉及箱、线、电缆、电表等等”,前述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道。
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充电桩产业链主要分为设备制造和充电运营两大环节,设备制造主要是充电桩本体的材料和零部件,充电运营主要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建设和服务运营。
“之前,充电桩产业的核心竞争并不在中上游,下游充电运营才是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环节。由于技术门槛要求比较低,市场竞争充分,充电桩设备制造行业产业利润较低。但随着招标对设备制造端技术的要求逐步提升,同时对性价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在上游设备制造也形成头部企业”,一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
华创证券也指出,国网统一招标的模式将有助于稳定行业价格,修复设备企业盈利能力,预计毛利率可以恢复至18%-20%。华泰电新团队认为,车桩比和直流桩占比为影响充电桩规模的核心变量,2020年至2025年,充电桩设备市场规模约有望达到977亿元至1563亿元。
不过,上述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负责人则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以厦门地区为例,2019年开始,大量社会资金疯狂涌入争抢市场份额,充电站数量井喷式增长。但电动汽车的数量增长率基本是个位数,厦门地区需求渐渐低于供给,充电站趋于饱和,运营商利润下滑严重,少部分甚至出现亏损。
在他看来,至少目前为止,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还远远低于充电桩的建设目标。而两者之间是否相匹配,则决定着这一市场能否持续增长,以及产业链公司能否保有稳定的盈利空间。
附A股充电桩产业链上市公司:
科陆电子(002121.SZ) :布局充电桩产业链上中下游。根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2019年9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科陆电子子公司车电网充电桩桩数量位列第8位,充电站数量位列第6位。
特锐德(300001.SZ):充电桩龙头,投建及上线运营充电桩数量行业第一;拥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充电桩平台。
科士达(002518.SZ):处于国内充电桩企业第一梯队,拥有120KW、300KW大功率一体式四枪柔性充电桩。
盛弘股份(300693.SZ):主要生产电压等级为500和750V的直流快速充电桩以及小体积、安装方便的7KW-40KW的交流充电桩;充电桩业务有自主品牌和ODM,其中ODM主要为系统集成商和运营商提供配套产品,且多为品牌客户。
中恒电气(002364.SZ):提供高质量充电桩设备及优质服务的龙头企业,拥有大功率转换模块的核心技术。同时,着手开发了新一代直流快充转换器(30KW)。
国电南瑞(600406.SH):公司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设备研发、技术咨询服务、工程实施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成功研制出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交流充电桩、计费系统。
万马股份(002276.SZ):拥有芯片级别的充电桩智能化接入的技术储备及完整解决方案。
众业达(002441.SZ):公司充电桩、充电站已投产,覆盖全国十来个城市。
国电南自(600268.SH):拥有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充电监控平台和充电运营平台的充电系统解决方案。
双杰电气(300444.SZ):公司可生产多种交直流充电桩,主要有SCDE10O系列直流充电桩(适合整车快速或中速充电)SCDE200系列交流充电桩(适合整车中速和慢速充电)等,适用于充电站、企业专用停车场等的运行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