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5-18 20:47 星期一

财联社5月18日讯,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 1、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十五次委员长会议。 5、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开幕。 6、克服疫情影响、我国将如期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 7、我国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 8、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严防引发本土疫情。

1、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国家主席习近平北京时间18日晚,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习近平宣布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在致辞中强调:“在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举行这次世卫大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现在已经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了70多亿人口,夺走了30余万人的宝贵生命。我谨向不幸罹难者表示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慰问!”

习近平指出,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灾难的斗争史。病毒没有国界,疫病不分种族。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展现了人间大爱,汇聚起同疫情斗争的磅礴之力。

习近平强调:“经过艰苦卓绝努力,付出巨大代价,中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

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全力搞好疫情防控,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科学调配医疗力量和重要物资,在防护、隔离、检测、救治、追踪等重要领域采取有力举措,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要加强信息分享,交流有益经验和做法,开展检测方法、临床救治、疫苗药物研发国际合作,并继续支持各国科学家们开展病毒源头和传播途径的全球科学研究。

第二,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在谭德塞总干事带领下,世卫组织为领导和推进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社会对此高度赞赏。习近平强调,当前,国际抗疫正处于关键阶段,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世卫组织政治支持和资金投入,调动全球资源,打赢疫情阻击战。

第三,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帮助他们筑牢防线是国际抗疫斗争重中之重。应向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物资、技术、人力支持。中国已向50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医疗援助物资,专门派出了5个医疗专家组。目前,常驻非洲的46支中国医疗队正在投入当地的抗疫行动。

第四,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项工作需要科学、专业的态度,需要世卫组织主导,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第五,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的国家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遵照世卫组织专业建议,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第六,加强国际合作。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宣布,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

中国将同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努力确保抗疫物资供应链,并建立运输和清关绿色通道。

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助力非洲提升疾病防控能力。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将同二十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并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疫情特别重、压力特别大的国家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

习近平最后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联合国秘书长和其他国家领导人在致辞中均表示,支持多边主义,支持世卫组织作用,支持加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的协调与合作。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意见》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提出意见。

《意见》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加强和改善制度供给,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促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意见》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

《意见》共分八个方面,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举措有效实施。

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京举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这次常委会会议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为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准备。会议议程包括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审议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草案、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列席人员名单草案的议案等。

会议还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

全体会议后,与会人员分组审议了拟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等。

4、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十五次委员长会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五次委员长会议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草案、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列席人员名单草案审议情况的汇报,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和任免案审议情况的汇报等。

委员长会议决定,将有关议案、草案等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5、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开幕

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18日上午在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开幕会。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听取了关于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草案)起草情况的说明,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胜利召开作准备。

会议决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等;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讨论民法典草案。

6、克服疫情影响 我国将如期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5月18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介绍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全部到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达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95%以上,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工率达97%以上,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和干部人才超额到位。

7、我国多措并举稳外贸 稳外资

国新办今天(5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部长钟山介绍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稳外贸方面,钟山表示,将继续采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开拓新兴市场,支持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

关于稳外资,钟山表示,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放宽市场准入,缩减负面清单,扩大服务业的开放。鼓励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扩大自贸试验区的范围,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

8、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 严防引发本土疫情

今天(5月1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新疫情,以及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截至5月17日24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2例,其中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5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本土病例3例;5月17日0—24时,新增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8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

发布会介绍,5月17日,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首次超过10万例,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要严防引发本土疫情。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