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争相加大订单 台积电这类芯片产品供不应求
台积电第三季度除了在9月15日之前为海思赶工出货外,AMD、英伟达、联发科、高通与苹果即将迎来出货旺季,已陆续加大7nm、5nm订单。其中,7nm现已提前达到每月13万片产能,年底约将再增至14万片。而5nm目前由每月5万片逐步提升,原定2021年上半8万-9万片月产能目标,近日已上调至10.5万片,产能仍旧供不应求。
日前,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小于28纳米制程且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免征十年的企业所得税,以更立体、更大力度的政策来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据CSIA统计,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7562.3亿元,过去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3%。银河证券分析指出,预计国产化需求有望对冲部分新冠疫情的需求下滑影响,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或将放缓至5%;在不断加码的政策支持及大基金的持续投资的驱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有望继续优化,未来增速有望恢复至15%左右,其中先进制程制造及关键环节的增速有望达到20%以上增速。
A股上市公司中,江丰电子已经成为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的高纯溅射靶材供应商,应用于5nm技术节点的部分产品评价通过并量产。华特气体部分氟碳类产品已被台积电7纳米以下的工艺使用。南大光电子公司飞源气体向台积电、中芯国际供货特种气体三氟化氮。
打破产业发展束缚 支撑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材料加速开工
国内多个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有新的进展,签约开工呈现加速态势。中国电科(山西)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积塔6英寸碳化硅生产线、绿能芯创碳化硅芯片项目、高启电子氮化镓外延片项目以及博方嘉芯氮化镓射频及功率器件等项目相继开工。
由于传统半导体制程工艺已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演进开始放缓,第三代半导体是“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发展内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主要是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的半导体材料,是支撑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高速轨道列车、能源互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点核心材料和电子元器件。“新基建”提速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此前难以进入供应链的产业链上中游产品将获得下游用户验证机会,进入多个关键厂商供应链。据《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9年)》预测,2024年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应用市场规模将近2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A股上市公司中,赛微电子组织的项目团队掌握了国际/业界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从材料生长到器件设计、制造的完整高端工艺和丰富经验。捷捷微电已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西安电子科大合作研发以SiC、GaN为代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半导体器件。三安光电已在长沙投资160亿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项目。
iQOO 5 Pro将正式发售 支持120W超快闪充
9月2日,iQOO宣布iQOO 5 Pro将于9月10日上午10点正式发售。据悉,iQOO 5 Pro首发6C规格电芯,阵列式极耳结构从源头控制电池发热,即便是在低压场景里,充电器依旧可支持最高120W输出功率,仅需15分钟就能充至100%电量。
为了进一步优化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快充已成为各大品牌智能手机的主要卖点与核心产品竞争力。民生证券王芳预计,2022年整体有线充电器市场空间为1081亿元,其中快充986亿元,2020-22年CAGR为40%。上市公司中,富满电子的USB PD系列芯片在快充市场率先突破,目前已导入小米、公牛等知名厂商供应链;领益智造2019年收购赛尔康,切入充电器业务,赛尔康曾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器厂商,为苹果、华为、OPPO、vivo等客户提供充电头适配器。
9月2日上海高桥丙酮价格上调
据生意社,9月2日,上海高桥石化丙酮报价上调250执行6500元/吨出厂,此价格自9月2日起执行。进入九月份,丙酮市场延续上行态势,华东地区报盘高达6850元/吨,全国丙酮市场来看均价也在6700元/吨以上。八月丙酮先跌后涨,上旬华东市场下跌9.48%,中下旬华东丙酮市场上行21.52%。
申港证券曹旭特指出,丙酮目前产能为165万吨,较去年增速为4.1%,近几年来,国内产能没有明显的提升,自给率维持在65%左右。预计在2020-2021年将有一部分项目投产,国内产能将达到264万吨。上市公司中,齐翔腾达3万吨/年丙酮循环利用单元改造项目正在建设中;荣盛石化在互动平台表示,旗下浙江石化丙酮年产能25万吨,丙酮涨价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