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周六《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12-05 20:33 星期六

财联社12月5日讯,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开放脚步加快 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2、夯实农牧业基础 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3、天津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1、开放脚步加快 海南自贸港建设提速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半年来,海南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政策密集落地见效,自贸港建设步伐提速。

前不久,海南国际投资“单一窗口”正式上线。“单一窗口”将13个部门的20个政务系统整合到“一张网”上,缩减企业提交表单材料55%,缩减审批时限和环节近70%,企业办理全流程业务最快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

“极简审批”等政策的稳步实施极大激活了市场投资,半年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18.09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24.04%。新增外资企业671户,同比增长了229.80%,是今年前五个月的6.99倍。目前海南市场主体已超115万户。

自今年6月起,海南创新工作方式,按照双月项目集中签约、单月项目集中开工方式推进项目落地。半年来,共开展招商系列活动68场,达成200多项具体合作,三次集中开工272个项目,总投资684亿元。

前三季度,海南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111.57亿元,增速5.6%;十二个重点产业增加值合计为2440.28亿元,增长1.6%,比上半年增加1581.01亿元,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

2、夯实农牧业基础 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不断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产业集群带动、品牌强农等多项举措,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百姓增收致富。

在鄂尔多斯的乌兰乌素嘎查,这段时间又有十多户牧民使用上了“智慧放牧系统”,通过一部手机,牧民在家就可以实时查看牛羊的活动轨迹,还能远程进行投料、喂水等工作。

郭瑞告诉记者,“智慧放牧系统”可减少20%的人工,大幅降低饲草料的损耗、减少成本的同时,牛羊的质量还有所提升。目前,内蒙古已经有这样的智慧牧场近3000个。“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将四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如今98%的农村牧区实现了光纤接入。

一方面依托智慧牧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一方面提升行业集中度,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如今,内蒙古已形成玉米、乳业两个年产值超千亿,肉羊、肉牛、马铃薯等9个年产值超百亿的大产业集群。同时,内蒙古还强化品牌建设,培育出“天赋河套”“科尔沁牛”等25个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农牧业提质增效,百姓增收致富。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农牧业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00亿元,成为地区发展的“稳定器”。

3、天津构筑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天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对林地、湿地、海岸线进行系统修复与治理,加快打造京津冀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从2017年开始,天津在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进行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打造736平方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面积相当于中心城区的两倍。为此,全市累计关停2万多家散乱污企业,曾经寸土寸金的建设开发用地变成一座座公园、一片片绿地。

天津还对875平方公里的四大湿地、153公里的渤海海岸线展开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如今,这条由林地、湿地和海岸线串联起来的超大绿带已经实现与北京、河北连接,成为京津冀东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出门便是景,徒步即入林,也让市民休闲放松有了更多好去处。

今年9月,天津出台绿色生态屏障管控地区管理规定,进一步压实生态建设法律责任。接下来,天津还将推进屏障区复垦复绿、生态水循环等重点工程,加快培育绿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4、加大创新力度 之江生物助力疫情防控

作为一家从事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力投身新冠疫情防控战。

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之江生物与时间赛跑,开发出检测病毒的试剂盒之后,还调集一支技术骨干队伍驰援武汉。

之江生物一直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现在拥有18项国内发明专利,2项境外发明专利。

目前,之江生物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累计供应4000多万人份,其中出口海外500多万人份。检测设备除保障国内供应外,还出口到欧洲、中东、美洲等全球近30个国家。

5、税收新举措 助力福建经济向好发展

福建运用“银税互动”等举措帮助企业融资,同时落实减税降费,助力经济发展持续向上向好。

中铝瑞闽是一家生产铝制品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外贸订单一度同比下降了近百分之二十,一些客户还提出要延期交货、延长货款支付时间。

企业想通过贷款解决困难,但资金缺口大,一时半会贷不到款,正发愁时,福建税务部门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税务部门提供的涉税电子信息权威准确,也能让银行减少调研过程,提高放贷的速度。通过“银税互动”的渠道,中铝瑞闽获得了6500多万元的贷款。不但缓解了资金压力,也为企业争取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帮助,一方面为企业减轻负担。今年1月至10月,福建省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38.14亿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34.72亿元。

6、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12月5日)通报,12月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5例,本土病例2例;截至12月4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273例。12月4日0—24时,新增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2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

7、个税预扣预缴方法将进一步简便优化

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自2021年1月1日起,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8、未来五年我国三大区域将新建城际铁路约1万公里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铁集团了解到,未来五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计划新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和市域市郊铁路约1万公里,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近三年内,建设总规模约6000公里。

9、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记者今天(12月5日)从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上了解到,今年1—10月,我国商标申请量为756.8万件,商标注册量为464.5万件。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为2918.2万件,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

10、全球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看好中国经济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日前公布的第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型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对中国经济做出更积极展望,从第三季度的“稳定”上调至“温和改善”,认为中国率先摆脱新冠疫情影响,实现经济增长。

11、英国和欧盟暂停未来关系谈判

4日,英国和欧盟方面发表声明说,在伦敦进行一周紧张谈判后,双方一致认为,由于在公平竞争环境、履约管理和渔业领域存在重大分歧,尚不具备达成协议的条件,双方暂停以贸易协议为核心的未来关系谈判。

12、中方在安理会强调惩处外国驻军犯罪

联合国安理会3日举行“建设和平与持续和平:安全部门改革”视频公开会。

中方代表指出,安全部门改革是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应由当事国主导,结合当事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形成“一国一策”。

中方代表指出,冲突后国家面临恐怖主义、暴力极端主义、族群冲突等安全威胁,面临网络安全、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新的风险,应通过改革提高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反恐能力。

中方代表强调,有关冲突后国家还面临外国驻军犯罪行为带来的严峻挑战,需完善法治,将各种犯罪行为绳之以法,坚决杜绝法外行为。

13、多方在联大特别会议支持合作抗疫

在4日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新冠疫情特别会议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发表视频发言时表示,疫情下,展现出人类最好和最坏的应对能力,人们看到了科技发展和团结的精神,也看到了自私自利、转嫁责任及分裂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全球健康危机,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了同样的影响,一些国家成功控制了病毒的扩散。

欧洲多国领导人呼吁强化多边机构

欧洲多国领导人在视频发言中表示,支持进一步加强世卫组织等多边机构的作用,强调抗击疫情必须团结。

14、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6460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64603428例,累计死亡病例为1500614例。

截至北京时间今天(12月5日)16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升至14367637例,死亡病例升至278932例。美国4日报告的单日新增病例为227885例,达到新高,4日的单日新增死亡病例为2607例。目前,美国的死亡病例数占到了全球死亡病例总数的近19%。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本周,美国因疫情死亡的病例已达到11820例,超过因心脏疾病死亡病例数10724例,新冠肺炎疫情本周已成为美国第一大死亡原因。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