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固收刘郁团队发表研报指出,在遭遇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时,前期债市积累的较高杠杆,对应融资需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资金利率快速上行。此外,摊余成本债基杠杆“易上难下”,融资需求刚性,对价格不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资金价格。
往后看,流动性缓解,供给、需求至少一方破局。可观察的点:(1)供给端之财政支出:1月29日,财政支出资金从供给端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供给端之春节流动性安排:1月29日到2月第一周,央行可能推出春节流动性安排,关注是否投长钱。(3)机构主动压降杠杆:观察银行间和交易所隔夜回购成交量是否出现明显下行。
详文如下:
昨日,交易所隔夜利率GC001最高上行至9.99%,加权平均值升至6.398%。DR001加权平均值也升至3.0487%,距常备借贷便利(SLF)隔夜利率3.05%仅差0.0013%。资金面何以紧张?本篇聚集于债市杠杆,也就是资金的需求端。
债市借流动性宽松加杠杆。2020年12月,广义基金、券商、保险和银行等机构债市杠杆率相对11月有不同程度上升。与2020年货币政策开始边际收紧的4月末相比,当前银行和券商的杠杆率略低,不过广义基金和保险的杠杆率更高一些。
银行间、交易所回购成交额上升。债市杠杆率较高,往往表现为“滚隔夜”,即借助银行间的R001和交易所的GC001进行滚动融资,从而使得成交量处于较高水平。从R001和GC001成交量之和的均值来看,2020年10月到12月依次为37565亿元、38569亿元、45000亿元,2021年1月上半月为50780亿元。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上半月明显上升,环比升幅分别为16.7%和12.8%。而2016-2019年同期,R001和GC001成交量则没有出现类似的上升,间接说明这种上升并非季节性所致。
对流动性宽松持续至春节后的预期,可能加剧了债市的加杠杆行为。参考2018-2020年,春节前后流动性处于宽松状态,直至节后部分资金到期,流动性宽松才结束。这可能使得市场预期2021资金面宽松也延续至春节后,因而加剧了机构加杠杆的行为。
在遭遇流动性环境边际收紧时,前期债市积累的较高杠杆,对应融资需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资金利率快速上行。
在债市诸多加杠杆主体中,摊余债基近两年规模的扩张,引人注目。截止2020年末,摊余成本定开债基累计成立规模达9936亿元。2020年杠杆率逐季上升,四个季度分别为133%、137%、141%和144%。
摊余成本债基杠杆“易上难下”,融资需求刚性,对价格不敏感。根据摊余成本债基合同书约定,建仓完毕后,杠杆维持基本恒定。当前摊余成本债基维持杠杆,需要持续滚动融资约4001亿元。按比例来看,占到1月25-28日R001和GC001成交量均值3.6万亿元的11.1%。由于这部分需求刚性,对资金成本不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资金价格。
往后看,流动性缓解,供给、需求至少一方破局。可观察的点:(1)供给端之财政支出:1月29日,财政支出资金从供给端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2)供给端之春节流动性安排:1月29日到2月第一周,央行可能推出春节流动性安排,关注是否投长钱。(3)机构主动压降杠杆:观察银行间和交易所隔夜回购成交量是否出现明显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