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机构称AI将在手机端加速渗透 语音助手外光感知带来增量市场
03-11 20:14 星期四
科创板日报 思坦

《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思坦)讯,Strategy Analytics近日发布报告指出,智能手机厂商正在迅速采用设备端人工智能(on-device AI),AI已成为当代智能手机中最重要的技术,前者可用于后者内部的各种功能,如智能电源优化、成像、虚拟助手等。

Strategy Analytics副总监Ville-Petteri Ukonaho表示,“到2021年,全球售出的所有智能手机中有71%将具有设备端AI。”据其所说,当代智能手机使消费者可以体验个人AI驱动的超级计算机,其中,语音识别以及AI+相机将显著受益。

语音识别方面,借助设备端AI,诸如Siri和谷歌助手之类的虚拟助手变得更加智能。报告预测,2021年,全球超过80%的智能手机将配备虚拟助手,到2025年,这一份额将增长到97%;谷歌助手将以超过6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苹果的Siri。

AI+相机方面,Strategy Analytics总监Ken Hyers表示:“AI+相机已成为专注于成像的智能手机的主要卖点之一。物体识别或运动检测等人工智能功能在高端智能手机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报告结论显示,超过30%的智能手机已经具有AI增强的摄像头功能。

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作为人工智能在C端落地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近年来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的语音识别产品不断涌现,如从科大讯飞开发出的录音笔、由百度开发的小度智能屏则是全能型智能生活助手均是其中的典例。

而在智能手机端的应用中,AI+相机的应用在近年的手机更新换代中愈发凸显。艾瑞咨询2021年1月7日发布《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AI重新定义光感知》指出,智能手机渗透率趋近饱和,手机市场缓慢步入瓶颈期,光感知升级有望成为破局焦点。

一方面,消费者日趋热衷于短视频应用,并对手机拍摄功能愈加关注。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均将以拍摄功能为代表的光感知能力作为竞争焦点,不断驱动光感知系统升级。当前,光感知系统已成为智能手机高价值组成部分。伴随软硬协同升级,光感知系统不同赛道玩家将收获潜在发展机遇。

此外,随着5G手机渗透率提升,新技术引发用户对新场景,如:4K/8K高清视频、4K/8K高清游戏、AR技术的期待,激励光感知系统再次升级,有望进一步缩短手机拍摄能力与专业相机的差距,并进一步丰富手机拍摄功能。同时,AI+光感知系统应用空间广泛,借助物联网深入百业千行,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将获得潜在机遇。

从增量的角度来说,AI+光感知带来的增量市场主要有屏幕、镜头组、芯片以及算法,其中,AI拍摄算法当前在单部手机拍摄算法的应用占比约为15%。随着AI芯片的普及,智能手机将为AI算法提供更有效地算力平台,未来AI拍摄算法的应用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产业竞争格局上,艾瑞咨询指出,AI+光感知算法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包括旷视在内的AI算法头部企业,占据AI+光感知手机算法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余光学系统代表企业还有舜宇光学科技(摄像头与模组)、奥比中光(3D摄像头)、京东方(光学屏幕)。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