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立科技业绩依旧坚挺 非防疫类产品收入飙升近20倍
05-06 15:26 星期四

4月29日盘后,大立科技(002214.SZ)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在防疫类产品收入因疫情好转而大幅下降的大环境下,公司业绩表现依旧坚挺,营收同比仅微降,而非防疫类产品业务收入实现近20倍的巨幅增长。

“新基建”带来需求放量 非防疫产品收入增长1839%

具体而言,一季度报告期内大立科技营收2.93亿元,净利润约1.01亿元。其中业务结构较上年同期发生显著变化。其中防疫类产品收入为670万元,同比减少97.69%;非防疫类产品收入为2.85亿元,同比暴涨1839.34%。

针对这一变化,大立科技解释称,由于疫情缓解,防疫类产品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但非防疫类产品业务收入实现1839.34%的大幅增长,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保持基本稳定,其中型号装备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增长。公司预计全年业务结构将较上年同期发生显著变化,非防疫类产品业务收入占比将显著提升,其中型号装备产品预计持续保持快速放量增长;由于疫情缓解,民品电力、个人消费等行业有望快速恢复增长,特别是在“新基建”领域,对红外测温及巡检机器人需求预计明显放量。

4月21日大立科技曾披露2020年财报,凭借在军民领域同时发力,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营产品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加105.52%,净利润3.90亿元,同比增长187.56%。

军民业务协同发力

从整个市场来看,大立科技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红外热成像相关核心芯片、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红外产品供应商之一。

大立科技整合在红外测温、光电惯导、图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储备和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多型巡检机器人,前期已多次中标国家电网机器人招标采购。公司还围绕“新基建”需求,深挖巡检机器人在特高压、轨道交通和大数据中心等新兴建设领域的市场潜力,在电力行业的基础上,现已成功开拓巡检机器人在轨道交通和IDC数据机房等领域的应用,拓宽产品赛道。

在军品业务方面,大立科技涉及光电制导、光电惯导、无人机吊舱和红外观瞄具等产品,其中光电制导业务约占公司军品业务一半以上。受益国内红外成像制导导弹产品的逐渐定型和量产,公司光电制导业务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民品领域,巡检机器人是大立科技重要培育的产业方向,目前已涉足电力巡检、轨道交通巡检和IDC数据机房巡检等多领域应用。“新基建”七大领域中特高压、轨道交通和数据中心都是公司巡检机器人涉及的领域,都为巡检机器人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保障。巡检机器人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立科技从事红外辅助驾驶相关产品生产已经有近10年的经验。据了解,公司利用在车载夜视领域的多年积累,2018年开始和智能无人驾驶卡车厂商开展合作,为自动驾驶仪提供低成本红外视觉感知方案,解决“端到端”智能驾驶规模化应用。

产业升级方面,大立科技将光电吊舱整机业务作为军品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谋求在机载装备领域实现从核心设备到整机系统的产品线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机载光电吊舱是现代作战飞机拓展对地攻击能力的标准配置,只有美、法等少数发达国家具有研发生产能力,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去年6月,公司完成了对北京航宇智通的并购,后者主要从事光电探测与制导设备,拥有完整军工业务资质。

券商看好股价表现

中航证券在研报中给予大立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32.96 元,较当前股价有近50%的增长空间。中航证券预计大立科技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28亿元、14.50亿元和18.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亿元、4.76亿元及6.20亿元,EPS分别为0.82元、0.95元、1.24元,分别对应40倍、35倍及27倍PE。值得注意的是,买入评级与以下4个特点密不可分:

1.公司在承担国家核高基项目下,在非晶硅技术路线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为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巡检机器人类产品两大业务领域奠定了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2.“十四五”期间,公司红外及光电产品,无论在军品及民品领域的需求均有望维持快速成长,公司该业务的收入也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整体维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十四五”中期,公司突破产能瓶颈后,规模效应有望带来边际成本的改善,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的盈利空间有望维持在高位,使公司红外及光电类产品利润增长进入快车道;

3.公司收购航宇智通,在机载光电设备领域的收入有望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军品有望向产业链中游的分系统领域拓展,有助于公司军品收入的进一步增长,提升红外及光电产品业务整体的盈利规模;

4.伴随我国新基建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电力行业持续朝向智能化及免维护化方向的发展,市场对公司巡检机器人产品的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库存的快速增长或表明公司巡检机器人的订单较为充足,有望兑现至业绩。

此外,也有其他券商看好大立科技。中原证券认为,大立科技是国内红外产品产业链最全的、非制冷非晶硅红外探测器技术路线实力最强的公司,具有较强的稀缺性,公司军品业务正处于型号产品放量阶段。

根据华西证券研报,大立科技的导引头产品将保持连续3年每年翻番的高增长,带动整体军品明后年连续50%的高增长,预计2024-2025年高峰期,公司单年军品收入规模可达20亿元,贡献利润6亿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