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东京的一家罗森里出现了新的身影——VR机器人。这个由日本公司Telexistence开发的名为Model-T的机器人配有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和带轮平台。它可以用两只手的三个“手指”在架子上存放瓶装饮料、罐头和饭碗等产品,解决了疫情期间劳动力短缺和保持社交距离的问题。
1930年, Stanley G Weinbaum在科幻小说《Pygmalion's Spectacles》中首次提出了针对VR的想法。自那以后,这样一个问题就始终诱惑着人们:人的感觉可以被编程制造吗?在1999年的电影《黑客帝国》里,人类是被母体饲养在“矩阵”里的能量来源,触觉、视觉、听觉······一切都来自程序传递的讯号。这个被电脑制造出的虚拟世界,联系着“培养皿”中的人类的真实感觉。
1999年电影《黑客帝国》
图片来源:https://nerdist.com
虚拟和现实不仅仅是影视艺术、文学创作偏爱的话题,Virtual Reality(VR)更成为各个领域未来进军的方向。从生活到生命,VR的触角四处延伸。
特殊时期的VR新应用
如果2020有关键词,那最中心的一定是新冠疫情——这场辐射全球、波及全物种的生命战役。当面对面接触的危险指数不断上升,VR技术带来的远距离服务的可能性缓解了各大医院的燃眉之急。
VR直播在医疗上的应用,为医生在线查看患者健康状况和身体数据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普通病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全方位的诊断,避免了前往医院受到感染的风险,也节约了医院有限而珍贵的资源。医生同时可以最快速度地查看急症病人的身体情况,利用“黄金四分钟”挽救更多的生命。
通过VR设备可以看到患者身体各项数据
图片来源:https://medium.com
保持社交距离同样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物流系统和外卖配送的停止令人头疼。VR机器人的出现改善了这一情况。 美国和中国的许多物流和餐饮公司都在推出非接触式送货服务,由VR机器人交付商品,避免了消费者和送货员面对面接触带来的风险。
通过食品配送机器人可以减少人际接触
图片来源:https://www.roboticsbusinessreview.com
用虚拟攻克生理与心理障碍
毕淑敏曾经说过:“生理是心理的镜子。”许多疾病其实是心理问题的映照,但不同于可以具象为数据和图像的生理活动,心理对于人类来说,仍然是一片布满迷雾的森林。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世界1/4的人都会在一生中某个时候受到精神或神经疾病的困扰。对这些精神疾病的治疗,通常是服用药物或者心理疏导,而VR的加入开拓了新的道路。
复杂的心理疾病
图片来源:https://medium.com
在2018年的《柳叶刀精神病学》期刊中,记录了一个利用VR解决恐高症的提案,在一个安全密闭的空间内,通过系统生成的虚拟人物引导患者作出一系列动作,感受自己的恐慌情绪,以最终克服心理障碍。在实验中,VR 参照组中患者的恐高症都有所缓解,平均降低了68%。
这种暴露疗法早已存在,只是直接将患者放置在现实中会引发其恐慌情绪的场景中危险系数较高,通过言语或催眠引导其进入想象又难以控制想象场景的稳定性与逼真性。VR弥补了这两个缺点,为无法面对的现实场景赋予了新的意义,可能带领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们走出那片迷雾。
通过VR将患者暴露于可能引发恐惧的虚拟场景下
图片来源:https://www.cbronline.com
英国肯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VR治疗还可以极大地改善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类型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研究涉及八名不同类型的痴呆症患者,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和亨廷顿氏病,年龄在41岁到88岁之间。该研究的参与者使用虚拟现实耳机访问了五个虚拟环境之一:大教堂、乡村、森林、沙滩和一个石滩。在16个疗程中,对患者进行了监视,并收集反馈。研究人员表示,将痴呆症患者暴露于虚拟现实环境中有助于他们回忆旧记忆,改善与护理人员的互动。
VR技术可以帮助阿兹海默症患者
图片来源:https://techfactslive.com
将生活变成游戏
从文学到音乐,从绘画到舞蹈,一切的艺术都离不开现实和想象的叠加。在这场给客观附加主观的游戏中,人类乐此不疲,不断创新,直到来到VR的全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关于生活的奇思妙想变得有形。
《2019年全球运动健身经济报告》指出,在阻碍青少年健身运动的原因中,趣味性低名列前茅。VR设备使锻炼可以成为一种游戏。通过连接在膝盖、脚踝和躯干的VR传感器系统,人们可以实现在虚拟环境中跑步,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拳击或是将在固定自行车上的锻炼变成一种VR骑行体验,穿越真实的目的地,甚至乘飞马穿越峡谷。
VR健身设备
图片来源:https://perfectbodymate.com
家居生活可以成为一种游戏。2016年,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数字发行平台之一steam曾经上线过“VR厨房”的游戏,戴上VR眼镜后,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现实里用宜家的橱柜和厨具“做”菜,甚至可以设定身高和视角,体验成人和儿童的不同感受,来确认家具的摆放是否会带来危险。
过去,布置家居往往需要消费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眼前的家具安置到脑海中的房间里,稍有不慎就会搭配的不伦不类。而现在,在3D家居中人们动动手指,就可以自由拖动喜欢的家具到房子的任何角落,直观地感受其契合度和实用度。
如今, VR智能室内设计平台已涵盖了中国90%的户型图,拥有400万真实商品模型,3000万套装修设计方案,吸引了300万设计师和1000万业主用户。
steam 2016年推出的“VR厨房”
图片来源:https://vrscout.com
观赏画廊也可以成为一种游戏。在莫斯科国家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参观者可以使用VR技术探索两位20世纪俄罗斯艺术家的工作室。戴上VR头盔,参观者们可以在里面随意走动,写下评论或是在自己的画布上自由绘画,这些创作将会加入工作室的重建里。
参观者在莫斯科国家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使用VR技术探索房间
图片来源:https://www.bbc.com
创造全新身份
家庭、职业、外表、双商······现实生活中限定身份的元素繁多且很难改变,然而,严谨的程序员可能想做潇洒不羁的流浪诗人,普通的环卫工人或许期待成为拯救宇宙的大英雄,没有艺术天分的中学生渴望变成灵魂画手。这些在现实中或许无法实现的身份,以往只能出现在梦中。而在虚拟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2016年任天堂推出的《精灵宝可梦GO》游戏
图片来源:https://www.nintendo.co.uk
2016年,任天堂的《精灵宝可梦GO》游戏风靡全球,尽管上线国家并不多,但不到一个月就赚取了约1.6亿美元的收入。在这款游戏里,玩家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训练家,并在8座城市和8条路线中展开探索冒险;收服野生的小精灵,训练和进化它们,来收集不同的徽章。与其他坐在电脑前操作的游戏不同,该游戏利用VR技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玩家眼前的不再是单一的电脑屏幕或者烦琐的现实生活,而是融合了两者的宝可梦大陆。
VR赛车游戏《神力科莎》
图片来源:https://www.youtube.com
作为VR的核心领域之一,2019年全球VR游戏总收入达到63亿美元,同比增长26%。在各式各样的VR游戏里,玩家可以成为驰骋赛场的疯狂赛车手,坐拥农庄的智慧商人,一路升级的娱乐圈大神,无论屏幕前坐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带上VR设备就仿佛拥有了崭新的随心所欲的人生。
“大家来到绿洲是因为这里可以做各种事,但爱上这里是因为不一样的人生。”《头号玩家》里或许说出了VR真正的魅力。
2018年电影《头号玩家》
图片来源:https://www.wired.com
尽管要实现真正的身临其境,现在的VR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降低用户的眩晕感,如何避免技术的滥用带来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都是VR面临的瓶颈。但必须承认的是,虚拟现实的延伸不曾停下,并伴随着呈现的图景,美好地让人难以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