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的百搭绅士靴
10-22 15:13 星期四
Leo GentlemanFace

10月,不少城市已经有了明显的降温。除了重出衣柜的西装,在秋冬季也有更多其他款式的单品以供组合玩花。


而鞋履方面,夏季占据日常大部分时间的乐福鞋终于能收拾进柜,用颇具型格的靴子一洗审美疲劳。


比起普适性高的正装皮鞋,不排除有些入门客会对绅士靴较为陌生。


很多人选择与靴子绝缘的原因,不外乎嫌自己比例不够好,穿靴子容易显腿短;及踝、过踝的设计,意味着捂脚的部分更多,还得穿长袜防滑落;假如鞋帮开口太阔,会影响裤线等。


诚然,高帮的设计确实是比较看身材比例,但即使是靴子的帮高一样会有高、中、低不同的划分,比例不够好穿中帮靴也可以很合适。


另一方面,现代场景中的靴子本来就是在需要保暖的秋冬季登场居多,极少有人会在大热天换上靴子。


而最值得斟酌的,确实是高帮设计对裤子裤线的影响。想要穿出最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裤子具体的长度、剪裁、垂感进行考量。


图片来源:parlour


选脚踝与鞋帮贴合度较高、宽度适中的靴款,再搭配上悬垂性出色的阔腿毛料裤子,就会清楚地看到绅士靴的拔萃效果。


秋冬季必备的造型靴款


最初为皇室贵族设计的牧场靴(Paddock boots)是切尔西靴(Chelsea Boots)的前身,历经两个世纪的沉淀后,正式以切尔西靴之名自上世纪50年代的流行文化中绽放。


这得归功于当时媒体口中的“Chelsea Set”:经常在切尔西King's Road一带聚集的那帮年轻族群,里面不乏艺术家、音乐家、导演等文化标杆;而他们所穿着的切尔西靴,也成为了新生活方式及着装风格的耀眼符号。


诸如The Beatles、Rolling Stone等摇滚乐队无不沉溺于切尔西靴的魅力当中,其修长锐利的线条,有别于主流绑带的弹力设计,为它添上不羁、叛逆的反文化注脚。


The Beatles


同时期在流行文化领域发光发热的还有Chukka boots。


Chukka boots也叫马球靴,“Chukka”一词源于印地语“chukkar(意指闲逛、漫步)”,后来成为了马球运动中的一种术语,指比赛的一小节。



它最初的角色正是充当马球运动者打完比赛后换上的休闲鞋,经过温莎公爵等男装偶像的慧眼发掘后,象征休闲随性的马球靴成功在四五十年代跃升为日常鞋款。


当然,谈及马球靴就不得不提名字听起来更加粗犷生猛的“孪生兄弟” ——沙漠靴(Desert Boots)。


英国品牌Clarks之所以被公认为沙漠靴鼻祖,与在二战期间为英军服役的Nathan Clarks(品牌创始人 James Clark 的曾孙)有一段渊源。



当时他在开罗发现驻扎北非的士兵会穿一种沙色翻毛皮、绉纱橡胶底的踝靴来应对沙漠地形,后来回流后他就开始着手改良,力排众议地打造出现代版本的沙漠靴。


自于芝加哥鞋展曝光并被《时尚先生》(Esquire)专题报道后,沙漠靴的造型潜力逐渐受到时髦分子的青睐,也为日后成为Clarks的明星鞋款埋下伏笔。



正闲皆宜的百搭表现


切尔西靴与沙漠靴在配衬上的表现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可贵的共同点,就是正闲皆宜。


直到现在,深色的切尔西靴在英国依然是不少官员用来搭配正装、出席重要场合的靴款。


前英国首相 David Cameron


简洁的无系带设计鞋面和高挑的窄鞋帮符合庄严的氛围,而永恒的流行文化光环又确保了它在日常休闲场景保持个性,可塑性相当高。



相较之下,马球靴本身作为一款休闲踝靴,搭载了敞开式鞋襟(Open-Lacing)系带系统,两侧鞋翼分别设有两到三对孔眼供系带使用,较宽适的楦型不像牛津靴穿着起来那么拘谨、苛刻。



跟大多正装皮鞋一样,它主要以柔韧、贴合脚型的牛皮材质为主,光面、反绒、牛巴革等都能找到;而无衬里的设计,则赋予了它轻便的穿着脚感。



当然,出现在正式的场合中肯定没有切尔西靴合适,假如是翻毛皮的浅色沙漠靴就更显唐突了。


只不过在当下的语境中,素色马球靴搭配上秋冬季毛感强烈的商务装,其效果与正式感依然能跟翻毛皮的德比鞋、牛津鞋一战。


因为当穿的裤子剪裁偏阔腿取向,Full Break( 裤脚覆盖到大部分的鞋面)或Half Break( 裤脚刚好压到鞋面)的裤长刚好盖到鞋面一半高度时,穿出来的效果与低帮正装皮鞋无差。


图片来源:unipair


而偶尔休息想穿一些较为修身、不讲究线条的八分休闲裤、牛仔裤时,适当卷裤脚或把裤脚束进鞋帮,又能充分发挥出高帮靴在视觉上拉伸腿部线条的优点。



绅士靴品牌推荐


The Armoury


看到The Armoury的名字先不需要感到惊讶,虽然它是一家关于经典男装的精品选货店,但他们也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同时会跟一些品牌和裁缝匠人来合作打造专供系列。


像这款棕色小牛皮Ryoma Chelsea Boot,“Ryoma”得名于一位率先将西式皮鞋(尤其是靴子)引入日本的男士的名字。



作为The Armoury跟制鞋大师福田洋平(Yohei Fukuda)联手设计的英国制鞋品,鞋款采用的是双方共同开发的Jiro楦。


福田洋平


类似于柔和的杏仁楦,但鞋头、前脚掌的空间更多,适合宽脚掌又讲究线条的男士;而在靠近脚踝附近鞋帮处的贴合度也有所改良,即使低足弓也能穿着舒适。



采用的皮质不易起褶,在北安普顿老厂的固特异工艺加持和全小牛皮衬里、耐磨胶底的设定下,实用性、耐穿性方面固然无需费心。


其实挑切尔西靴不止要看楦型,鞋帮两侧弹力带的密度也得留个心眼。因为弹力带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鞋帮对脚的贴合度,上脚贴合脚踝但没有明显勒感就算合适。


图片来源:The Armoury


Satoni


凭借着符合当代美感的风格设计与艺术擦色(Patina),以及品控稳定的丰富产品线, Satoni一举成为意大利制鞋界的佼佼者。


一款Goodyear系列的切尔西,顾名思义,它采用的是固特异沿条工艺,在光面皮革上,经过擦色造就了不同深浅的棕色调变化,看上去颇有古典韵味,相当吸睛。



楦型方面是包容度较高的小圆头楦,可以看到即便是不算秀气的外观,但皮革大底的缝线依然藏的很好,保持优雅高档的视觉体验。



CROCKETT&JONES


CROCKETT&JONES无疑是初级玩家最值得信赖的品牌之一。入手难度不大,鞋款丰富,而且品质也对得住它实惠的价格,在该档次基本上是无虑入荷的选择。


这个拥有过百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鞋厂,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军制造军靴后声名大噪之外,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007系列电影中的亮眼演出。


CROCKETT&JONES主线的固特异Chelsea VIII分别有光面皮和绒面革可选,5种配色都是以黑、棕为主调的设计,低调易衬。



虽然341的楦型是中规中矩的传统小圆头,游走于正式与休闲场景都没太大问题,但还原维多利亚时代牧场靴的V型松紧带设计也算是亮点所在。


图片来源:CROCKETT&JONES


值得一提的是,它搭配的大底适合城市通勤着用,City Sole系列的胶底鞋,多雨天气拿出来穿是最好不过。



对防水性有更高要求的还可以考虑335楦的Chelsea V,虽然鞋型稍笨,但有蜡皮/粗绒翻毛皮和Dainite底双保险,防水能力比Chelsea VIII更强,更适合用来做雨鞋。


图片来源:CROCKETT&JONES


Alden


被众多绅装与复古玩家视为美国手工鞋代名词的Alden,其鞋履一直是大家心目中必选的逸品,经典性毋庸置疑。


从粗犷取向的工装靴,到精致优雅的正装鞋,Alden旗下产品所覆盖的范畴可是相当宽广,一旦了解后会被深深吸引。


在夏季褪去它家的乐福鞋后,不妨把目光聚焦到这款翻毛皮Chukka Boots上。



除了为人乐道的马臀皮产品之外,它作为一个成鞋品牌,最令人折服的莫过于其广泛多样的鞋楦和宽度。就算脚背、脚掌再挑剔,也总能在Alden找到贴合脚型、穿着舒适的一双。


而这款1493无衬里Chukka用的是相对冷门的Leyden楦,无论是形状还是长度,它都属于秀气和粗犷之间的最为平衡的楦型之一,小圆头却又足够修长。


更有弧度的鞋翼,加上契合秋冬季温润氛围的驼色调,配一条牛仔裤,粗犷绅士风也是信手拈来。



Carmina


Carmina这个来自西班牙的著名手工鞋品牌,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已经享负盛名。最初接触这个品牌可能是看重性价比,但其做工到位,设计也继承了上世纪的精致与优雅。



也许入手Carmina还是正装鞋款居多,其实它的马球靴一样颇有看头。


这款深棕色的Rain 10027 Suede Chukka就让人过目不忘,棕色调搭配秋冬季常穿的大地色系西服非常和谐。


图片来源:The Armoury


而Rain楦的方圆头,可以看到腰线过渡比普通的马球靴、沙漠靴更为凌厉,加上高位的三孔鞋翼,整体秀气的外观与商务装着用必定相得益彰。


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和作者本人观点。
经公众号“GentlemanFace”(ID:gentlemansface)授权转载。原文及标题略有改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