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中的冬季: 从“背景”到“主题”
01-21 08:54 星期四
实习生李嘉雪

上月,佳士得“英国及欧洲艺术”线上拍卖结束,其中有两幅以冬季为主题的画作——丹麦画家Peder MØrk MØnsted的《雪中村庄》(A village in the snow)和英国画家Wright Barker《冬夜》(A winter evening),分别以10,625英镑和6,250英镑成交。


以10,625英镑成交的《雪中村庄》
图片来源:onlineonly.christies.com


冬季作为季节的四分之一,在现代是不言自明的常见艺术主题,但在过去,西方画家们却很少选择这种主题,即使有也通常只将其作为宗教或历史叙事性绘画或手稿的背景。


直到15世纪,冬季绘画才在西方艺术中出现。著名哥特式基督教灵修书《祈祷书》(Très Riches Heures du Duc de Berry)中的二月画页是最早的冬季绘画之一,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坐在一个谷仓里取暖,洁白的雪景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传达出惬意享受的气息。


《祈祷书》的二月画页
图片来源:wga.hu


另一幅著名的冬季绘画是Pieter Bruegel The Elder于16世纪创作的《雪中的猎人》(The hunters in the snow),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艺术史高级讲师艾玛·巴克(Emma Barker)认为这幅画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以“冬季”为主题的绘画之一。佝偻着背的猎人和垂头丧气的猎犬显示出冬日打猎的艰辛,但画家并未将其塑造成凄凉悲哀的场景,而是利用构图强调了远方宁静和平的雪景,为画面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雪中的猎人》
图片来源:theartwolf.com

历史进展到18世纪,浪漫主义盛行助推了风景画的流行,代表忧郁和浪漫终结的冬天成了许多创作者的选择。19世纪后,印象派开始发展并达到鼎盛。从严肃固有的艺术风格中解脱出来,印象派画家们着眼日常,深深着迷于大自然的变幻之美,洁白雪地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艺术家的灵感之所。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伊万·希什金(Ivan Shishkin)、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等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冬季绘画。


《冬季风景与教堂》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是德国早期最重要的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偏好冬季绘画,经常外出写生描绘冬天,但他画笔下的“冬”并非是对环境的写实,而是通过冬之媒介再现人类情感的戏剧性。正如伦敦大学艺术史名誉教授威廉·沃恩(William Vaughan)所称,弗里德里希(Friedrich)的画作捕捉的是“人对无限的向往以及他与永恒的分离”。

 

图片来源:kunst-fuer-alle.de


《冬季风景与教堂》(Winter landscape with church)是弗里德里希1811年的画作,乍一看,一排树木挺立在大雪中,雾气笼罩着远方的教堂,浓郁黑沉却又泛出桃红色的黎明;仔细看,散落在地的拐杖引导观众发现一个靠在岩石上合手祷告的人,树上的木制十字架显然是他祷告的对象。两相结合,近处渺小祷告的人和远处暗含希望的信仰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宏大画面。

 

《喜鹊》

克劳德·莫奈

 

克劳德·莫奈一生中也创作了不少冬季绘画,约140多幅,《喜鹊》(Magpie)正是这140多幅冬季绘画之一,创作于1868年至1869年的冬季。然而,当时的大众并不偏好全白色的画风,因此这幅画最初并未受到大众的认可,所幸莫奈天才的笔触仍旧让这幅画成为展现纯粹视觉奇观的经典,如今这幅画被英国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赞为“莫奈最好的雪景画”。

 

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在莫奈眼中,洁白无暇的雪地成了探索光影颜色的绝佳场所,《喜鹊》正是他探索之旅的最终呈现,丰富细腻的笔触让这幅画好似照片一般:层层的栅栏和树影制造了规律的线条,并将欣赏者的眼神引向画面一旁的小鸟,阴影虽然主要是蓝色但却并未和光线有任何含混,前景的深色脚印为画面增加了故事性。

 

《北方荒野》

伊万·希什金

 

与莫奈创作的纯观赏性的冬季绘画相比,俄罗斯画家伊万·希什金(Ivan Shishkin)1890年创作的《北方荒野》(In the north is wild)则更具有象征意义。在这幅画中,一棵结上大块冰霜的树挺立在光秃秃的山峰上,周围只有黑色深谷、冰冷月光和无尽积雪。这颗孤独的树似乎即将接近云顶,沉默地潜伏着,坚固的树枝间隙放出金色的星光,如同祭司身上绣有金边的肩章,呈现庄严冷淡的氛围。


图片来源:en.opisanie-kartin.com

 

通过丰富的阴影和过渡色彩范围,希什金让北方严酷的冬天在这幅画中充分展现了其童话般的坚韧魅力,传达出孤独的压抑感和寂静的不屈。


《晨光映雪》

卡米耶·毕沙罗

 

即使是冬天,法国印象派大师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笔下依旧有他爱的阳光,《晨光映雪》(moring sunlight on the snow)创作于1895年,画中的雪同毕沙罗其他作品中的雪一样,几乎没有白色,如果细细观察能发现蓝色、粉红色和黄色。

 

图片来源:fineartamerica.com

 

美国美术博物馆策展人埃里卡·赫希勒(Erica Hirshler)指出,毕沙罗在描绘雪时使用了多种颜色,但这些复杂颜色融合在一起就成为了“雪”。这正是毕沙罗的精妙之处,在油画《晨光映雪》中,淡蓝色中充斥着黄色光线,深蓝色的阴影则交错显现其上。

 

尽管从单纯的背景到绘画的主要主题,“冬”这一主题在绘画界的发展跨越了几个世纪,但同样的冬季主题,经过不同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调色后,可以代表宁静和平,亦可代表凄凉和黯淡,显示出冬天——这个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在艺术绘画领域强大的生命力。


题图说明:《阴天雪地里的干草堆》,莫奈,1891年 题图来源:de.wikipedia.org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