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宇宙的创想再次从“星”出发
06-24 08:04 星期四
黄淑君

6月17日,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成功。时隔近5年,神舟系列飞船再度飞天,又一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中一个里程碑式的飞跃,中国人对宇宙太空的探索又迈进了一大步。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纵观历史,人类对探索外太空的热情与好奇始终有增无减。如今,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一步步踏进外太空,不断解开宇宙奥秘。然而,在还没冲出外太空之前,人们更多的是凭借着早期天文学家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想象力,用不同的创作形式“神游宇宙”。

将对宇宙星辰的好奇寄情于创作

追溯至古代,东方有历朝古人望月观星,西方有古希腊盛行占星术,但古人对头顶上这片天的幻想,无论是漫天星宿还是阴晴月缺,都多少带着神话色彩。他们对“天外有天”的说法完全出于想象,也对“宇宙”“太空”近乎没有概念。直到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用望远镜对准夜空、发现月球真容后,人类才真实验证了自己说的那句“天外有天”。

伽利略用小型望远镜首次观察月球后绘制了这些详细图画。据CNN报道称,多亏了他的艺术功底,伽利略意识到他可以利用可见的阴影来确定月球的地形
图片来源:Biblioteca Nazionale Centrale di Firenze

自此,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探索激情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不断幻想遨游外太空的场景,同时伴随着一大批文学作品的出现,将想象寄托于文字,包括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于17世纪初创作的小说《梦》(Somnium),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中篇小说《米克罗梅加斯》(Le Micromégas,1752年),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于19世纪创作的长篇小说《从地球到月球》(De la Terre à la Lune)、《太阳系历险记》(Hector Servadac)等,其中凡尔纳的科幻小说还出版了插图本,以插图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太空旅行的情景。

节选自《从地球到月球》插图本,由Émile-Antoine Bayard和Alphonse-Marie de Neville绘制 |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与此同时,在没有天文相机的时代,天文学家从望远镜中看到遥远星体,但如何将镜中所遇转化成眼前所见,即它们在近距离看是什么样子,《国家地理》美国记者Catherine Zuckerman表示,这是天文学家自研究天空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艺术家们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用画笔、颜料、科学知识和想象力一直试图帮助回答的问题。

1939年,《国家地理》发表一篇名为“宇宙新闻(News of the Universe)”的文章,其中艺术家Charles Bittinger被委任创作了一系列有助于读者想象宇宙太空的画作。当时,人类还没开始探索外太空,但在望远镜足够先进的情况下,这些画作说明了当时的科学家对宇宙太空的了解程度,以及人类对宇宙太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尽管结果与实际可能存在偏差。

左:1939年,这幅画作在图说中写道“地球以外唯一的生命可能存在于火星的绿地上”,但几十年后,人类访问火星时发现,这颗红色星球表面是贫瘠的
右:同系列另一幅画作中,描绘了在月球上观看地球的模样,这与几十年后阿波罗号宇航员拍摄到的真实照片惊人地相似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在时尚领域,上世纪60年代的“太空竞赛”造就了一批对时装设计影响深远的设计师,从法国时装设计师André Courrèges、意大利设计师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到西班牙设计师Paco Rabanne,他们以革新性设计、科技面料等探索时尚前沿领域,用时装体现了那个时代对一切外太空事物的喜爱,并掀起一场以“太空时代”(Space-Age)为主题的未来主义时尚风潮(Futurism Fashion)。

皮尔·卡丹创作的乙烯基眼镜
图片来源© ARCHIVES PIERRE CARDIN

宇宙、太空元素至今仍是时尚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之一。左为香奈儿Chanel 2017秋冬时装秀,右为Moschino2018秋冬时装秀
图片来源:VogueRunway(左),Yannis Vlamos/Indigital.tv(右)

珠宝设计也经常从宇宙星辰中汲取灵感。在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早期的会计账簿上,就记录着一枚售出于1907年的星形胸针。在1969年,人类初次探索月球时,绉纹金质亦成为珠宝设计的新风潮,再现月球凹凸不平的表面与地貌。

左: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历史档案,胸针的作品记录卡,1935年
右: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典藏,Lune吊坠,1969年

电影是另一个体现人们对宇宙星辰有着无限热情的创作领域。自从人类提出登上月球的愿景,很快就催生了一大批与宇宙太空相关的科幻电影,包括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1968年)、开播于1966年的《星际迷航》(Star Trek)影视系列等。所有的情节都试图展现出创作者对宇宙奥秘的大胆想象。

《2001太空漫游》(1968年)电影剧照 © Warner Bros

以宝石技艺敬献和赞美宇宙

法国天文学家和作家卡米伊·弗拉马利翁(Camille Flammarion)在其创作的科普经典之作《大众天文学》(L'Astronomie Populair)一书中写道,“星空奇观吸引着我们,笼罩着我们,想我们讲述着无尽奥秘,让我们感到如临宇宙深渊般目眩神迷”。

无论是用文字展现对畅游浩瀚宇宙的向往,用艺术画作传达对亲眼目睹遥远星体的渴求,亦或用设计勾勒对苍穹星河的想象,有关外太空的一切事物,都能成为人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激发他们的无限创意。

十年前,梵克雅宝从凡尔纳的著作《从地球到月亮》中汲取灵感,创作出Les Voyages Extraordinaires 高级珠宝系列。今年,世家再次将目光汇聚于苍穹之中,以《大众天文学》等著作及天文照片为灵感,推出全新主题高级珠宝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系列,再现瑰丽的寰宇奇境。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

彗星之光

尽管直到16世纪人们才知道开始进一步了解彗星为何物,但人类对其在上空中滑过的光芒印象早有记录。德国艺术出版社TASCHEN曾在2013年出版一本名为《奇迹之书》(The Book of Miracles)的摹本图册,其原版创作时间可追溯至16世纪中期,书中呈现了在当时被描述为“非凡事件”的各种绘画,其中屡屡看见彗星的影子。

上:原图说记载着“公元1007年,一颗奇妙的彗星出现了……”
下:原图说记载着“1456年6月,一颗彗星出现……”
图片来源:dayfaber.com

在梵克雅宝全新高级珠宝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系列中,也不乏彗星的“闪亮登场”。从每隔75年重访地球一次的哈雷彗星中撷取灵感,世家创作了一条镶有一颗重11.29克拉梨形艳彩黄钻的项链作品。黄钻象征彗星的主体,微微偏向一侧,犹如彗星滑过夜空那一缕动人的轨迹。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HALLEY项链(可转换式项链和戒指)

Ison手镯令人联想到同名彗星,这颗掠日彗星在2013年赴日之旅中灰飞烟灭。受那次罕见的天文现象启发,世家用标志性镶嵌技术Mystery Set隐密式镶嵌,将红宝石营造出如赤焰般的彗星碎片。另一款指间戒令人联想到West彗星,其动感线条展现了星体的弧形彗尾。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左为ISON手镯,右为WEST指间戒

遥望星辰

去年,Aldrich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题为“弗兰克·斯特拉的星群”(Frank Stella’s Stars)的艺术装置展。据纽约时报网站称,在艺术家的眼中,“弗兰克·斯特拉的星群”是对现年85岁的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 (Frank Stella)在永恒进化中的见证:从1960年开始在画布上创作,到上世纪90年代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三维空间中“绘画”,到近年采用全新材质,Stella利用星星主题在形状、材料、展出形式上的探索,正如人类对浩瀚星辰的迷恋与热爱。

在世家全新高级珠宝系列中,Trésor astral项链以全新设计描绘出一对肉眼可见的著名恒星——大熊座的Alcor和Mizar。在项链两端遥相呼应的是两颗象征开阳双星的蓝宝石,分别产自斯里兰卡(31.17克拉)和缅甸(22.82克拉),尽管产地不同,二者的品质和色泽却和谐统一,均为略呈紫色调的深邃蓝调;不同切割方式的蓝宝石和钻石排列成行,一如遥望星空时,一眼就能看到这对在空中毗邻而居的夺目星辰。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Trésor astral项链

造父变星(Cepheids)是一种比太阳明亮的变星,其璀璨光辉每周会发生亮度变化。Céphéide项链则从造父变星中汲取灵感,以渐变的色彩演绎星系的夺目光芒。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Trésor astral项链(可拆卸为胸针)

星球异想

对于艺术家Charles Bittinger在1939年为《国家地理》创作的一系列天文艺术画作,国际天文艺术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stronomical Artists)主席Jon Ramer表示,其画作“展现了一个巨大的想象力飞跃,在20世纪初,很少有艺术家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从另一个世界的表面创造一个景象”。

《国家地理》更在当时发表的文章中强调,Bittinger“将精细的色彩价值和艺术构图结合起来,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达到科学的准确性”。

艺术家Charles Bittinger这幅创作于1939年的画作展示了从50万英里外的小行星上,看到的土星及其标志性光环 |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诚然,对天文星体的想象需要科学智慧与创造力的交集。Saturne胸针是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高级珠宝系列中一件具象的作品,以金质和钻石再现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土星的瑰丽,呈现出这颗赭色星球及其巨大的环形带。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Saturne胸针

但正如弗拉马利翁在其《大众天文学》中写道,“幻想中的生灵、星海中的美人鱼将揭示浩瀚宇宙的魅力......”,抽象化的艺术处理也是人们对外太空事物的一种奇妙异想。

继承世家“仙子”“芭蕾舞伶”等经典传统元素,Déesse Mercure胸针以一颗5.10克拉的白色欧泊流光溢彩化身为水星女神,谱写一曲献给水星的颂歌。而Déesse Neptune胸针呈现女神舞动身姿,以圆盘及蛋面切割青金石描绘一篇湛蓝之景,再现太阳系中最遥远的行星——海王星。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左为Déesse Mercure胸针,右为Déesse Neptune胸针

璀璨星河

英国时尚编辑及作家Rosalind Jana曾撰文道,荷兰时装品牌Iris van Herpen所擅长的先进技术设计——独特的3D打印技术和对材料的独到运用,是实现当代太空时代梦想的追求之一。在2019春夏高定系列中,设计师本人提到,该系列灵感源自17世纪一本经典星图《和谐大宇宙》(Harmonia Macrocosmica),这不仅激发着她对色彩和形式的神秘探索,也提醒着深邃宇宙之于人类的持久魅力。

Iris van Herpen 2019春夏高定系列
图片来源:Filippo Fior/Gorunway.com

同样的,无垠穹苍和闪烁星河也启迪了世家对天际无尽的想象。在浩瀚银河中,“托儿头盔”星云(NGC 2359)环绕着中心一颗巨大恒星,其蓝绿色光芒和气泡状形态,启发了世家以Mystery Set隐密式镶嵌技术创作出Boucle cosmique钻石项链。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Boucle cosmique项链水粉设计图

Ciel de minuit项链再现银河的耀目璀璨,青金石是夜的帷幔,与萦绕项链的蓝宝石和钻石遥相回应,仿佛夜幕与星河的对话。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Ciel de minuit项链

无论是以经典螺旋纹样造就而成的Sentier d'étoiles手镯,或是带有隐秘表盘的Galaxie Secrète高级珠宝腕表,都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河,漩涡般的轨迹在唤醒人们对宇宙的无尽热爱与无限遐想。

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高级珠宝系列Sous les étoiles星空下,上为Galaxie Secrète腕表,下为Sentier d'étoiles手镯

星空之下,人类始终对遥远的神秘宇宙充满着好奇心与探索欲,并将这份热爱寄情于创作之中,一如《大众天文学》书中所言:“瑰丽的星空令人着迷,置身星河之中,仿佛沉醉于炫目的银河之中;刹那间,牵引着遐想,唤起沉思。”

责编 | 许若瑜

图片来源于品牌及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