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素质教育都是世界上公认的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近日,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称,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响应科普供给侧改革号召,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科普资源以供选择,并成为国家培育具备科学素养的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有益补充。7月28日,猿辅导推出中国首个AI互动内容+动手探究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南瓜科学”。据悉,南瓜科学由猿辅导、斑马原研发团队共同打造,已试运行一年并取得家长一致好评。除南瓜科学外,猿辅导还在探索包括猿编程、斑马在内的一系列素质教育产品。
聚焦素质教育
《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新目标,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这样的跨越意味着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以及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扩面、提质、增效。
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也在解读《纲要》时表示:“在提升科技教育能力上,以更多校外科普资源弥补课堂科技教育不足;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提升其科学素质和科学教学能力;发挥学会智力优势,为学校科学教育赋能。”
“南瓜科学”作为猿辅导布局素质教育第一步,正是采用“AI互动学习+动手实践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出发,以答疑解惑、满足好奇心来驱动培养青少年人群的科学素质。
面对生活中孩子提出的“天为什么会下雨?”“人为什么要吃饭?”等问题,瓜科学以“保护每一个孩子的好奇心”为出发点,从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切入,搭建了一套完整、可靠、科学的教研体系。
南瓜科学根据儿童能力发展特点,制定出一套具备完整的分级进阶体系、融合STEAM教育理念、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教研体系,满足儿童各阶段成长需要。此外,其打造的科学引导式探究流程,囊括了科学绘本、实验探究、生活拓展、科学电台、专属问答等环节,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拓展应用,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场景化、沉浸式体验
《纲要》中强调,要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水平。从教学方式上来讲,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从教学环境上来讲,要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在产品设计上,南瓜科学主打“屏幕内+屏幕外”的场景化教学,通过AI互动和自主研发的科学盒子打造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据了解,南瓜科学是首个深度应用AI智能语音功能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孩子们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以语音互动的形式来调整科学研究节奏。实验报告和配套的科学盒子,则在保障孩子科学探究过程安全、可靠的同时,也以可视化数据的形式保障了孩子的学习效果。
而将屏幕内AI互动教学与屏幕外动手实践探究相结合,给孩子们带来场景化、沉浸式的探索体验,让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在实践中找到现象背后的逻辑和科学原理。由此,南瓜科学也成为了STEAM科学教育中的新品类。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南瓜科学会以不同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并自主研发出适合中国儿童的科学学习体系。
另外,南瓜科学还为每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专属科学服务。无论学习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里,只要孩子提出问题,都会得到解答。同时,科学服务也包括对家长科学教育意识的提升与指导,推动家庭协同育人。
南瓜科学业务负责人马斌表示,南瓜科学作为首个AI互动内容+动手探究的STEAM科学教育产品,致力于帮助孩子系统性构建求知力,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科学探究方法,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并具有应用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了解,自2020年5月试运营以来,南瓜科学用户增速持续增长,绝大多数为种子用户转介绍。在马斌看来,科学分级的教研体系、激发乐趣的产品体验以及个性化专属的用户服务是南瓜科学得以快速发展的三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