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一季度GDP增速公布:6.7%!
中国经济已确认处于一轮补库存和短周期复苏中。
04-15 10:00 星期五
时芳胜|财联社

财联社4月15日讯:中国一季度GDP同比6.7%,符合预期。展望未来经济走势,专家认为,经济回暖趋势有望延续,二季度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向好。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一季度GDP增长6.7%,符合市场预期,但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6.8%。他用16个字概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运行平稳、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

盛来运还指出,第一季度经济运行稳定,物价温和上涨。农业生产形势平稳,工业生产缓中趋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有升。中国经济出现阶段性筑底迹象。

数据显示,中国3月M2货币供应同比13.4%,预期13.5%,前值13.3%。中国3月社会融资规模23400亿元,预期14000亿元,前值7802亿元。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700亿元,预期11000亿元,前值7266亿元。中国1-3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0.7%,预期10.4%,1-2月10.2%。中国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3%,预期10.2%,1-2月10.2%。中国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5.8%,预期5.5%,1-2月5.4%。

方正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称,前期高频数据已经预示了3月工业增加值和一季度gdp尚可 ,公布的6.7%大体是市场一致预期。中国经济已确认处于一轮补库存和短周期复苏中。目前经济回升,工业通缩收窄,一般物价再通胀却已出现缓和,宏观基本面处于一个理论上的最好阶段。下一个不确定性来自于4月17日多哈会议,如果会议结果积极,则商品和全球股市会得到新一轮空中加油;若谈判破裂,则商品和股市将大概率面临一轮同步调整。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3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略有企稳,采矿制造业和能源供应均较前月明显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增速近11%,销售强劲带动地产投资改善明显,基建投资表现不俗;内需有改善,但薄弱环节犹存;房地产改善能否持续仍然存疑,外需尚弱,企稳能否持续的关键在财政货币宽松力度是否足够。

在数据公布前夕,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华盛顿参加IMF春季会议间隙表示,他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5%-7%很有信心。从第一季度数据、用电量等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相当强劲”。

实际上,先期披露的一些经济数据也印证了中国经济开局良好的判断。其中,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回升2.4个百分点;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季度出口同比逐月回稳,分别为下降4.2%、下降0.8%和增长0.9%。

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8%,全年增速为6.9%。中国政府为2016年设定的增长目标是6.5%到7%,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把GDP增长目标定在一个区间而不是单个数字。彭博社称,如果增长速度落在该区间的低端,中国政府将面临加大货币和财政刺激力度的压力。

展望未来经济走势,专家认为,经济回暖趋势有望延续,二季度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向好。民生证券管清友认为,二季度经济是传统的旺季,今年一季度的钱和去年以来的项目有望在二季度发酵。虽然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二季度经济可能会出现反弹,至少经济信心会进一步好转。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