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20日讯:成交持续缩量,大盘又再次收了一根孕线十字星。纠结行情即将选择方向,公募基金认为,A股将维持震荡上行基调。
自3月21日上证综指从底部首次突破3000点至今,A股呈现震荡整理格局,或再度面临方向性选择。同时,投资者最纠结的还是这两个问题:
第一,持续缩量,大盘何时会放量?毋庸讳言,当前市场放慢上攻节奏很大部分原因是受量能的制约。随着市场重心的缓缓上移,股指切入前期暴跌整理平台,多空双方的分歧不断增大,因此大盘也出现了明显的进退交替、慢步上行的走势。例如,昨日(周二)两市成交量继续萎缩,合计成交仅有5058亿元,比周一萎缩10%;而周一两市合计成交5570.81亿元,比上周五萎缩5%。可见,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成交量趋减。但仔细分析,上证综指上周三大涨、量能放大后,近几个交易日缩量调整也是正常现象,整体上,市场具有“上涨放量、回调缩量且有支撑”的特征。
第二,又是十字星,它究竟释放何种市场信号?周二大盘再次收了一根孕线十字星。实际上,这是一根微涨的阴十字星,这是一根明跌实涨的假阴线。它让许多投资者心里很纠结。沪市最近几天的K线组合,很容易让投资者联想到今年3月下旬,上证综指在3028点附近时的那一组K线。从3月21日跳空突破3000点到3月31日的“月线收官”共9个交易日,期间居然收获5根十字星,反复整理后,终于出现4月开门红,并强势突破3000点。
股市未来究竟向何处走呢?多位公募人士认为,市场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累,反弹的窗口期仍然存在,市场震荡上行的总基调不会改变。板块方面,受益于估值修复行情的高端制造、计算机、传媒,资金敏感性行业以及风险边际变化的行业如非银、银行等值得关注。
华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轩伟认为,4月份以来,市场环境继续转暖,基本面改善叠加监管政策呵护,制约市场向上的消极因素阶段性弱化,促进市场向上的积极因素不断累积。轩伟称,一是一季度宏观经济迎来开门红;二是物价水平保持平稳,通胀压力对货币政策约束的担忧得到缓和;三是国内流动性水平继续保持充裕,预计央行延续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四是外部环境趋于稳定,G20峰会后全球货币政策得到有效协调,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
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一季度各方面经济数据均超市场预期,经济企稳复苏态势确立,预计后续还将持续,对股市来说,经济复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该基金经理称:“A股市场热点轮番活跃,周均成交量温和上升,投资者参与意愿增强,这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市场依然在估值修复的反弹行情之中,叠加经济的弱复苏,对后续市场仍可维持积极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