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兴业银行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在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融资产品,开创了国内绿色金融的先河。如今14年植绿不辍,兴业银行依托集团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客户,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涵盖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集团化绿色产品和服务。
面向个人客户,推出了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按揭贷、绿色消费贷和绿色理财等个人绿色金融服务,并结合对绿色金融政策未来走势、行业发展方向、客户融资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不断促进集团化产品的落地应用,创造了业内多项第一。
在绿色债券领域,2014年兴业银行首发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2016年国内首发绿色金融债,2018年发行兴业银行首支境外绿色债,并在国内发行第二轮绿色金融债,截至目前国内存量绿色金融债达1000亿元,成为中资商业银行中首家完成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的银行,也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债发行余额最大的商业金融机构。
2020年兴业银行发行中资股份银行首单境外蓝色(海洋和水资源保护)债券,同时作为独家主承销商承销了全国首单蓝色债券-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此外,凭借绿色金融客户资源优势和参与绿色债券标准制定的市场影响力,兴业银行连续3年绿债承销份额市场排名领先。
在碳金融领域,2007年首推碳金融综合服务,2010年首发低碳信用卡,开展首笔碳资产质押贷款;2014年首个上线基于银行系统的碳交易代理开户系统,2016年开展首笔碳资产售出回购业务,2018年发行全国首张“新能源汽车碳账户补贴专户卡——卡本生活卡”,个人车主可以用碳积分抵扣充电服务费等。
在绿色信贷领域,近年来,兴业银行成功通过三方合作的形式,将绿色金融的专业能力优势和政府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相结合,创新推出了一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如与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合作的“绿创贷”、与各地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创新推出的“环保贷”、与各地人行联手开展的“绿票通”等。
不断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形式,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了社会资本,激发了绿色金融内生动力,同时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在资产管理领域,兴业银行2016年推出市场首单绿色理财产品,已滚动发行超过200亿元,取得良好综合效益;同时根据绿债发行情况,联合中债公司推出“中债-兴业绿债指数”,并基于指数工具发行首单指数理财产品。
2020年9月,兴业银行推出首款ESG理财产品——ESG美丽中国1号面向私人投资者,通过ESG“标准筛选”“负面筛选”等多个策略,优先选择在ESG方面表现优异的市场主体,引导企业主个人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共享可持续发展投资成果。
在零售金融领域,兴业银行在低碳信用卡、绿色按揭贷、绿色消费贷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零售客户绿色金融服务思路,探讨在绿色公益、绿色普惠、绿色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深入推进。
在金融科技领域,兴业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个自主研发的绿色金融专业支持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备且扩展性强,可实现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三大类功能,满足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集团化管理需要,实现了绿色金融精细化管理。
该系统在2019年6月第17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福建省十大金融创新项目”评选中摘得头名,同时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发展二等奖。
近期主要绿色金融创新产品
“碳汇贷”业务。碳金融作为国际上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工具,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3月16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国有林场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为该林场发放2000万元贷款,这是福建省首例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全国首例以远期碳汇产品为标的物的约定回购融资项目。我行创新采用“售碳+远期售碳”的林业碳汇组合质押模式,将远期碳汇交易权作为担保方式,并设定林业碳汇远期约定回购,为顺昌县国有林场林业碳汇交易权进行综合质押融资,拓宽林场绿色融资渠道,通过碳金融产品创新助力更多生态资源高效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碳中和”主题债券。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今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创新产品“碳中和债”应运而生,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
2月9日,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承销的“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是市场首单挂网、首批发行的“碳中和”主题债券。该笔债券由我行独立主承销,发行规模20亿元,期限三年,主体及债项评级AAA级,募集资金专项用于阳江、梅州两座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福建省首单蓝色债券。6月底,兴业银行作为独立主承销商协助华电福新能源有限公司成功落地2021年度第三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是福建省内首单蓝色债券。该笔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两年,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福建福清海坛海峡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该建成后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76.64万吨,节约标准煤79.81万吨,助力“海上福建”建设,协助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蓝色债券作为绿色债券的细分领域,主要支持发展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项目。兴业银行此前已协助青岛水务集团发行全国首单蓝色债券-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蓝色债券),也在香港发行中资股份行首单境外蓝色债券,支持海洋和水资源保护项目。
发行境外“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6月3日,兴业银行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碳中和”债券,包括3年期美元品种和3年期港元品种,共6亿美元、25亿港元(合计募集资金9.22亿等值美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符合ICMA《绿色债券原则》,获得香港品质保证局发行权的绿色金融认证。本期“碳中和”债券通过债券通公司e-Prime簿记平台完成订单分配,兴业银行也因此蝉联全球最大商业金融机构绿色债券发行人。
全国首笔用能权指标质押贷款。5月12日,兴业银行向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发放用能权指标质押贷款600亿元,用于企业热电联产日常经营,是全国首笔用能权指标质押贷款,开创了用能权绿色融资的先例。
2016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方案》,提出在浙江、河南、福建、四川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试点工作,旨在发挥市场配置能源资源的作用,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2021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兴业银行此次创新不仅盘活了企业用能权指标资产,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产品体系,为探索绿色金融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