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I版第四季度交付 北汽蓝谷曙光初现
09-08 17:12 星期三

北汽蓝谷正在迎来全新转折

8月的最后一天,100台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正式下线,并将全面公开道路测试。作为极狐与华为合作打造的首款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型,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将于第四季度开展小批量产交付。

“这标志着首款华为版车型生产线已经趋于完善。”在机构投资者看来,极狐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牌,如果从人工智能这个角度来看,更是一个技术--产品--数据的闭环生态,北汽与华为的强强联合,是中国自主品牌在全新的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参与激烈竞争的合作范本,“投资北汽蓝谷看点是极狐。以企业综合实力来看,北汽蓝谷的实力尚未完全发挥,是值得押注的市场潜力股。”

北汽蓝谷方面亦表示,公司去年和今年为调整年,主要围绕极狐新品牌建设、渠道建设、组织结构、人员安排进行调整,未来聚焦极狐品牌对个人客户,北京品牌对中低端及运营市场的双品牌战略,对电动、混动、智能三个技术路线进行投入,制定了三年计划,保证相关资源投入。

市场份额有望回升

8月27日,北汽蓝谷(600733.SH)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引发热议。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6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13亿元,同比缩窄2.68%。

“今年上半年北汽蓝谷重点推进了ARCFOX极狐品牌提升和渠道建设;持续构建自主技术能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此次中报,北汽蓝谷不仅总结了这一年的倾注成本,更透露了未来发力动作,“下半年,北汽蓝谷将继续聚焦极狐品牌打造,与华为全力推进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的量产准备与交付工作。”

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是迅速的。4月,上海车展,备受瞩目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正式亮相,并在车展前公布了其智能驾驶在白天和晚上真实道路测试视频,引来了行业与消费者的极大关注。5月,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产线验证车在北汽蓝谷麦格纳镇江工厂正式下线;下半年,北汽蓝谷与华为全力推进极狐阿尔法S华为版的量产准备与测试工作,以确保HI版按期高质量开发完成,并在今年年底实现交付。

“走过低谷之后的北汽蓝谷,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仍然面临着战略性亏损,但是,逆境下的北汽蓝谷凭借多年在新能源领域的积累和沉淀,果断调整了产品矩阵,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体系能力。“随着下半年更多新品的推出,以及极狐品牌渠道的进一步完善,北汽蓝谷市场份额有望回升。”

作为全球首款搭载3颗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阿尔法S华为HI版拥有400TOPS算力芯片、6颗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和13个超声波雷达。并且,搭载华为ADAS高阶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城市通勤自动驾驶量产车。其为中国道路和交通环境设计、以用户驾乘体验为目标的全栈自动驾驶系统,构筑面向L4~L2+级自动驾驶。

“我们与华为的合作在行业内来说都是比较早的,也是很有前瞻性的。”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曾强调,北汽极狐与华为更像合伙人,双方合作过程中秉承着分工合作的理念。“我们负责硬件、三电等板块,华为则负责软件、智能驾驶领域的工作,双方的业务是嵌套在一起的。现在双方已经在规划2023年-2024年的产品和技术迭代方案。”

今年以来,北汽蓝谷持续致力于推进极狐汽车的渠道创新,通过创新的“1+1+1”渠道模式,依托商场店(SPACE)+交付中心(CENTER)+魔方店(CUBE)的组合形式,打造创新用户体验。极狐计划在2025年做到覆盖100+城市、380+家网点的营销服务网络规模。

“今年建成80-100家店、公司制定的全年1.2万台极狐车的销售目标维持不变,通过各种方法努力完成。”北汽蓝谷董秘胡革伟透露,阿尔法S和T是BE21平台首批推出的车型,该平台目前正在预研、路试的有数款车,HI版销售成功,未来都会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上海车展至今累计有一千多不到两千的数量,还有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密切关注,从目前关注度看,潜在购买量不少。”

数据显示,7月,ARCFOX极狐已实现新车交付525辆,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在极狐品牌的带动下,北汽蓝谷7月实现销售3491辆,销量实现了同比增长。

生态体系助推新增长曲线

肯定北汽蓝谷11年纯电技术和路线技术积累的不仅仅是华为。6月17日,针对to B的商业化场景,北汽蓝谷与百度联合发布新一代量产共享无人车ApolloMoon。新车以极狐阿尔法T为基础,搭载了百度最新一代的共享无人车(第五代Robotaxi)技术;得益于北汽蓝谷自主研发的BE21纯电架构,极狐阿尔法T支持第五代Robotaxi无人驾驶技术完美实现。据悉,Apollo Moon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区域内上路。此外,百度与极狐还就进一步合作达成战略共识,双方预计在未来3年落地1000+台共享无人车,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共享无人车测试车队。

“无疑,智能电动车是当下中外公认的大趋势和投资热门。”前述机构投资者表示,判定一家企业的发展前景,首先要看赛道选择,是否选对了赛道。双碳目标之下,智能电动车行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尽管新老车企都纷纷加码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赛道,但从产业链来看,真正具有产业链优势,综合实力过硬的企业不多。“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判断一家企业的商业价值的时候,往往并不一定看他本身的市场盈利能力,而是看整个企业的市场未来。显然,从产业链布局和企业综合实力来看,北汽蓝谷称得上智能电动车赛道的实力玩家。”

实际上,作为最早一批涉足新能源汽车的国家队成员,北汽蓝谷较早就自主掌握了电动车关键的三电技术,同时还是较早开始电动车专用技术平台开发的车企。早在2016年极狐创立时,北汽蓝谷与世界知名的麦格纳MAFACT(Magna Factory Concept)开始全新电动车平台的研发,和国际同步,历时四年打造的BE21是业内首款全冗余架构电动硬件平台,具备提升产品性能、缩短开发周期、开发成本低的优势。

在用于极狐的高端制造外,北汽蓝谷也拥有了自己向外输出技术的能力。1月至2月,北汽蓝谷进行了两次BE21平台海外技术授权,一次是基于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所开发的ARCFOX αT车型的电子电气E/E架构相关知识产权,第二次是BE21纯电动汽车产品平台的平台构架底盘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通过两项技术,北汽蓝谷直接收益约3.88亿元。

“北汽蓝谷BE21平台知识产权的输出,是我国汽车行业技术平台首次出海,开创了中国汽车技术平台反向输出欧美发达国家的先河。这意味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分工中,中国汽车工业的角色正告别过去技术引进者的角色,升级转型为技术输出者。”前述业内人士认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进入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研发制造平台化、模块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智能电动车技术平台也逐渐成为汽车企业关注的重点。纵观中外车企近年推出的新技术平台,开放共享是一大特点,“作为智能电动车赛道的实力玩家,北汽蓝谷拥有突围的底气。”

5月21日,北汽蓝谷披露非公发行结果,共计发行7.94亿股,募集资金总额55亿元。本次定增获20%的超额认购,包括宁德时代、北京电控、财通基金、平安资管等在内共16名对象参与定增,这充分体现了投资人对北汽蓝谷的信心。通过募集来的资金,极狐品牌将开发中高端A级纯电动SUV N50AB车型开发、定位于高端A+级纯电动SUV N60AB系列车型开发、定位于高端A+级纯电动溜背式跨界车N61AB系列车型等多款车型,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发力高端市场。此外,北汽蓝谷还将积极进行网络建设项目、5G智能网联系统搭建。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押注极狐品牌,推动高端崛起,开发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北汽蓝谷的战略定位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值得留意的是,资本市场看好北汽蓝谷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北汽蓝谷融资融券信息显示, 9月7日融资净买入2979.69万元;融资余额26.36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9.36亿元。截至9月8日,北汽蓝谷最新股价报收12.98。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