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艺术特色的科幻电影正在形成更大的商业宇宙
10-20 08:21 星期三
实习生田珂源

电影《沙丘》(Dune)改编自美国科幻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Franklin Herbert)的同名科幻小说,即将于10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讲述了一位名叫保罗(Paul)的少年为了保卫家园,受到天命的指引远行到茫茫宇宙中最危险的星球,经历的一次冒险之旅。

科幻电影《沙丘》海报

图片来源:Nerdevil

该影片由知名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维伦纽瓦执导过多部科幻电影,他的《降临》(Arrival)、《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均取得不俗的口碑与票房成绩。维伦纽瓦的科幻电影风格独特、独具艺术特色,他也因此被美国时尚生活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BBC等媒体誉为科幻大师。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过多部科幻电影

图片来源:variety

美国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的英文教授Keith Booker在著作《另类的美国:科幻电影与美国文化》(Alternate Americas : Science Fiction Film and American Culture)中指出,科幻电影构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拼贴(collage,指将不同元素拼贴在一起的后现代艺术风格)的城市风格构成了科幻电影的艺术特色。为BBC、《卫报》(The Guardian)等多家媒体撰稿的影评人Stephen Kelly认为,维伦纽夫的科幻电影富含艺术特色,不仅备受观众喜爱,也取得了商业的巨大成功。

收获专业肯定、观众和票房的同时,科幻电影并未止步,而是通过授予知识产权(IP)等方式创造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维伦纽瓦的写实科幻风受好莱坞青睐

来自加拿大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从1998年开始执导电影,他的早期电影并不成功,但他于2010年拍摄的电影《焦土之城》(Incendies)收获了大量好评。该电影运用了大量大全景镜头,简洁而有力。《焦土之城》使维伦纽瓦受到了好莱坞的青睐,他到好莱坞发展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囚徒》(Prisoners)冷静克制地展现了寻找丢失的孩子的父亲的焦虑;他执导并于2015年上映的电影《边境杀手》(Scenario),则沉稳又写实地呈现了一部女性视角下的跨境缉毒片。

电影《焦土之城》海报

图片来源:merc with a movie blog

BBC文化专栏在报道《丹尼斯·维伦纽瓦:21世纪的科幻导演》(Denis Villeneuve: The sci-fi director of the 21st Century)中指出,维伦纽瓦在这几部电影里形成了冷静克制、简洁优雅的个人风格,是好莱坞独一无二的名片。维伦纽瓦从2016年开始执导科幻电影,他的风格给科幻电影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性。

他拍摄的第一部科幻电影《降临》(Arrival)风格极其写实,电影的外景大多选择在加拿大或者美国北部,气候湿润,使影片呈现出自然的青蓝色画质,给影片蒙上了一层忧伤。维伦纽瓦同样在电影里运用了大全景,特别是在展示外星飞船停在云雾缭绕的草坪时,全景镜头的运用意指宇宙的广阔与人类的渺小。同时,维伦纽瓦将社会群体面对外星人的恐慌仅仅通过电视机的新闻展现,整部电影显得非常安静,克制地展现了外星人造访地球带给人们的压力与紧迫。

《降临》里外星飞船停在草坪上时使用的大全景镜头

图片来源:breaking in the habit

《降临》获得了美国编剧工会奖最佳改编剧本、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剪辑奖、雨果奖最佳戏剧表现等多项殊荣,让维伦纽瓦蜚声国际。他紧接着执导了经典科幻电影《银翼杀手》(Blade Runner)的续集《银翼杀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在这部电影里他简洁克制的风格更加突出。

《银翼杀手2049》描述的是赛博朋克(Cyberpunk,具有先进科学技术但社会结构腐化堕落的科幻设定)的未来社会,运用了不同色调的对比、目不暇接的建筑物等多种元素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维伦纽瓦的镜头与画面保持了克制与清醒,不时出现大场景留白镜头,展现了未来世界的疏离感。

《银翼杀手2049》里的大场景留白镜头

图片来源:agenda.ge

维伦纽瓦的两部科幻电影在收获不俗口碑外也引爆了院线。《降临》于2016年9月2日上映后5天内票房高达5000万美元,最终取得的全球票房成绩为2.034亿美元,《银翼杀手2049》则收获了2.59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降临》更是凭借4000万美元的低成本,跻身最赚钱的科幻电影行列。

美国电影公司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的电影制作人玛丽·帕伦特(Mary Parent)观察到,大多数科幻电影的制作人会强调未来世界的奇幻性,但维伦纽瓦构建的未来世界格外真实,他塑造的人物非常饱满,简洁克制的表达显得余韵悠长。英国电影协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在今年9月的报道《奇特新世界:丹尼斯·维伦纽瓦的工艺》(Strange new worlds: the craft of Denis Villeneuve)里也指出,维伦纽瓦的科幻电影与其他科幻电影不同,拥有克制沉静的质感,是其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

《降临》中极其写实的未来世界

图片来源:medium

维伦纽瓦的电影在引爆院线的同时,也开创出了更大的商业价值。美国新闻媒体集团沃克斯(Vox News)旗下的评论网站The Verge的影评人Nick Statt注意到《降临》带动了观众对原著小说的关注,引发了原著的一波销售高潮。同时,该电影的成功也让好莱坞看到了硬科幻(含有科学原理比较多的电影)电影被观众接纳取得商业成绩的希望。自由撰稿人、美国米德兰技术学院(Midlands Technical College)的创意写作教授James D. McCallister则认为《银翼杀手2049》引发了大众对经典科幻《银翼杀手》的讨论,让这一IP在21世纪焕发新活力,提高了其商业价值。

多重艺术特征造就高票房科幻电影

澳大利亚纽卡素大学(University of Newcastle)的建筑学教授Rachel Armstrong在其著作《科幻美学》(Sci-fi Aesthetics)中指出,科幻小说作为非写实主义艺术作品,具有未知世界的崇高美、末世的悲剧美等特征,而科幻电影的艺术审美效果则由科技带动。

Rachel教授认为画面是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造型艺术则是电影表现的重点,科幻电影幻想元素的塑造需要通过造型艺术完成。科幻电影拍摄时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CG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动画)、3D摄影技术、定格动画等,运用到画面构图、场景设计中,通过科技营造电影的视觉奇观。

《银翼杀手2049》为打造城市的视觉奇观使用了CG技术

图片来源:CGmeetup.net

阿肯色大学的英文教授Keith Booker发现最能体现科幻电影视觉造型艺术的当属电影的建筑。科幻电影的城市具有后现代的拼贴风格,利用了强大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了复杂多样的城市建筑来呈现城市空间,表达了未来城市空间的精致感和科技感,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性。同时,这些建筑通过加入多元文化元素构建拼贴般的城市风格,以另一种方式营造出科幻城市的新奇与陌生,迎合了不同国家的观众。

维伦纽瓦的《银翼杀手2049》就明显带有后现代拼贴都市风格,将东西方城市空间的特色拼贴合二为一。在另一美国科幻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Big Heor 6)里,其中San Fransokyo的城市中心是一片玻璃摩天大楼的区域,大楼简洁的几何形状和玻璃镜面的反射,突出了城市的科技感;连接城市中心和海洋的两座桥呈蓝色,凸显了城市的梦幻色彩,拼贴的风格让电影充满乐观的未来主义态度。

《超能陆战队》里具有拼贴风格的城市San Fransokyo

图片来源:big hero 6 wiki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电影学教授Keith Johnston在其著作《科幻电影批判入门》(Science Fiction Fil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中指出,科幻电影在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之外,对人类与科技、未来的关联的思考也牵动了观众的内心;在科幻电影里,人不再是完全的自主能动性动物,往往被机器或者其他物种操控,这种操控与被操控的抗衡构成了科幻电影的叙事艺术美学。

Keith教授还认为,科幻电影里常常出现平行、破碎和多重的叙事结构,将平行世界与真实世界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剪辑在一起,融合了真实与虚假,形成相互交织又风格迥异的美学特色。于2011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源代码》,就在真实世界与平行世界中间穿插了主人公杰克残存的回忆,把真实与虚假用蒙太奇的方式进行糅合,引人入胜。

科幻电影《源代码》用蒙太奇的方式糅合了真实与虚假的世界

图片来源:gone with the twins

哈佛商学院(Harvard Law School)教授Josephine Sandler Nelson认为,科幻电影独具艺术特色的视觉效果与对人类科技的深刻反思是许多科幻电影成为票房热门的原因。根据电影商业数据网站The Numbers的统计,科幻电影的票房一直居高不下,每年的科幻类型电影全球总票房都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票房最高的科幻电影《星球大战》(Star Wars)系列票房总收入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科幻电影如何收获更大的商业价值?

美国金融投资网站Investopedia在今年九月的报道《电影如何赚钱》(How Exactly Do Movies Make Money?)里介绍道,电影的盈利方式多种多样,在下映之后,电影也通过贩卖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Investopedia的分析师Andrew Beattie指出,在影院取得成功的科幻电影,通过将特许经营权授权给周边产品、主题公园等方式,在文化消费(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领域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Andrew Beattie于2019年9月在Investopedia发表了报道《为什么星球大战系列这么有价值?》(Why Star Wars Franchise So Valuable),分析了《星球大战》作为票房最高的科幻电影系列,是如何走出电影院创造商业财富的。《星球大战》的故事引人入胜,富有戏剧性和艺术性,其衍生的电子游戏和书籍等都没有对电影剧情做过多改动,因而培养了一批忠实的电影粉丝。

电影《星球大战》衍生出的游戏

图片来源:reddit

负责《星球大战》电影营销的查尔斯·利平科特(Charles Lippincott)在1975年上任后决定将电影特许经营权包含的知识产权范围扩大到包括海报、服装等多种周边产品,他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商品“为我们创造了吸引观众的新方式,从而激发了更大的粉丝热情”。自此,《星球大战》的商业宇宙逐步扩大,生产了众多衍生商品,包括模型、T恤、邮票、漫画、乐高玩具等等,这些产品加起来已经形成了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星球大战》众多周边产品

图片来源: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知识产权中心与创新政策研究机构(Center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x Innovation Policy)发表的一项研究《从星球大战到爱乐之城,知识产权如何为电影助力》(from star wars to la la land how intellectual property fuels films)显示,许多电影特别是取得不俗票房成绩的科幻电影,其知识产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变现,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研究还指出,电影《星球大战》之外,《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也能很好地说明电影知识产权的商业化。

《变形金刚》电影系列一共五部,共斩获了50多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电影在风靡全球后延伸到了影视、广告、游戏、玩具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彭博商业周刊在2018年的报道《变形金刚玩具如何建立一个价值140亿美元的帝国》中指出,由美国玩具游戏公司孩之宝Hasbro推出的变形金刚玩具借助电影的火爆,商业价值不断上升,最终形成了高达14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孩之宝公司生产的变形金刚玩具

图片来源:Tformers

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社会创新学院教授Andrew Maynard在其著作《来自未来的电影:科幻电影里的科技与道德》(Films from the Future: The Technology and Morality of Sci-Fi Movies)中所言,科幻电影与当下社会结合尤为紧密,借助对科技的探讨与使用,科幻电影呈现出特有的艺术特色,也使其取得了商业成功和社会认可。

责编 | 许若瑜

题图说明: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
题图来源:film inquiry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