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中科院青岛所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世界级“新齐翔”加速
10-29 10:53 星期五

近日,齐翔腾达发布公告,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能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当下,齐翔腾达正在加速打造综合性化工平台,其碳四产业链不断完善,碳三产业链也在加速推进。公司此次与中科院青岛所联手,无疑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产业链的技术实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加速打造综合性化工平台

齐翔腾达成立于2002年,并于2010年上市。公司一直专注于对原材料碳四进行深度加工转化成高附加值精细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齐翔腾达碳四产品线丰富,以甲乙酮和顺酐为主要产品。齐翔腾达拥有全球最大甲乙酮的单套18万吨装置产能,国内产销份额均保持50%以上。其实,齐翔腾达不仅是国内甲乙酮行业的龙头公司,也是全球行业龙头,其产品占国内出口份额的70%以上。未来,齐翔腾达还将继续扩产8万吨产能,甲乙酮总产能将达到26万吨。

而在顺酐产能方面,齐翔腾达现已建成20万吨/年产能的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装置,是全世界最大的顺酐生产企业,2020年齐翔腾达的顺酐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占国内出口份额的50%以上。未来公司还有20万吨的产能扩充项目(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建成后顺酐装置整体的设计产能达40万吨/年。

此外,齐翔腾达还不断延伸碳四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加柔性生产优势。今年上半年,公司的20万吨/年丁腈胶乳装置、20万吨/年MMA全部建成投产。此外,公司的20万吨/年异壬醇项目、10万吨/年PMMA项目也在推进中。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碳四产业链逐步完善的背景下,齐翔腾达开始切入碳三产业链,打造综合性化工平台。目前,公司已引进了美国UOP先进的Oleflex生产工艺,投资建造公司70万吨/年丙烷脱氢项目,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公司还和中国化学设立联营公司,建设已二腈项目。此外,公司还引进德国赢创、蒂森克虏伯共有的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技术,投资建造3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公司将形成完善的丙烷-丙烯-环氧丙烷的完善碳三产业链。

联手中科院青岛所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正是在多项重大项目推进和加速打造综合性化工平台的背景下,公司与中科院青岛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该协议主要内容为,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和需求,在系列橡胶弹性体、氢能开发利用、生物基材料、高附加值化工品关键原料和催化剂等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并建立组织保障。

在具体合作事宜方面,双方将设立技术委员会,齐翔腾达围绕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选择相关项目,与中科院青岛所(山东能源研究院)共同投资和开展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工作。此外,双方还达成共建齐翔-中科青能研究院的意向。

事实上,此次齐翔腾达与中科院青岛所达成战略合作,显露出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上的更大雄心。一方面,双方在系列橡胶弹性体、氢能开发利用、生物基材料、高附加值化工品关键原料和催化剂等多领域开展合作,将加速齐翔的产业链扩张,产业规模和利润增长前景可期;另一方面,双方在技术研发、平台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机制,有望帮助齐翔腾达在技术创新上实现质的跃升,提升核心竞争力。

化工价值重塑:龙头优势凸显

近几年来,齐翔腾达加速推进MMA、丙烷脱氢、环氧丙烷等新项目建设,持续重点关注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与前沿化工新材料领域,力图再造一个“新齐翔”,成为下一个“万华化学”。此次合作加速了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扩张的步伐,一个世界级的“新齐翔”前景可期:即不仅在细分品类上拥有领先的市场规模,还在核心技术上拥有突出的持续创新能力。

事实上,齐翔腾达打造的综合性化工平台优势正逐步凸显。东兴证券研报称,齐翔腾达产线规模遥遥领先,规模效应减低单位制造成本,提升原料采购的议价能力;柔性生产能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提升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公司技术在行业内领先,产品品质优,行业内有很好的品牌形象,公司净利率正持续向好。

其实,受益行业景气提升和全产业链产能投产,齐翔腾达的业绩已出现了高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齐翔腾达营收达257.56亿元,同比增长57.69%;净利润为21.63亿元,同比增长174.84%。

更值得关注的是,齐翔腾达的价值正被重塑。中金公司研报称,随着全球先进应用场景不断向中国转移,以及“双碳”政策下化工行业大规模资本开支受到一定约束,将驱动中国化工行业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开源证券则认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认为化工产品价格底部将在较长时期内不断抬升,各子行业龙头的价值有望得到重估。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