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劲敌已来,中国新能源重卡新势力今日发布
11-08 21:31 星期一

11月8日,一款被业界认为对标特斯拉Semi的中国新能源重卡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是日,远程汽车举办题为“远程星瀚世界”的线上发布会,正式亮相了新能源智能豪华重卡——远程星瀚H。

远程星瀚H支持纯电换电、增程换电、甲醇P2混动等多种新能源动力模式,在全新的“灿若星河”设计语言下,勾勒出酷炫的外型,实现了科幻与力量的完美统一。然而,酷炫的外型和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加持,并不是远程星瀚H的全部。

自今年4月被海外社交媒体率先在网络上曝光后,远程星瀚H便一直被吉利方面“雪藏”。对这家成立仅七年的商用车领域“新势力”来说,远程星瀚H的推出不仅在产品端站上了全球汽车产业智能电动化的潮头,似乎更是向特斯拉发出的约战。

远程汽车这一“新势力”,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看看特斯拉的未来

在10月26日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后,马斯克给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出了一道新的难题——特斯拉的市值何时到顶?

多空双方激烈的博弈,并未止住特斯拉股价向上的动力,而其股价持续上涨的奥秘,或许可以从其今年三季报中一窥端倪。特斯拉三季报披露,其当期能源业务营收8.06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79亿美元增长36.1%,占所有业务营收的6%。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一比重并未随特斯拉整车业务规模的扩张而下滑。这表明,特斯拉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打造出的集车辆、充电网络、储能系统等全场景的新能源闭环生态网络,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支撑特斯拉业绩的重要支柱。

在一年前的三季报电话会上,“钢铁侠”马斯克就曾说过,特斯拉的能源业务将会成长为与汽车业务相当,或者更大规模。

这并非妄言。杰富瑞(Jefferies)董事总经理菲利普·侯乔伊斯在那次电话会后说,特斯拉不必面临传统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零和博弈”。“特斯拉几乎是唯一一家在未来10年左右不会陷入‘零和博弈’的汽车制造商,这是导致特斯拉与其他汽车制造商之间估值差距的主要原因。”

近一年后的今年8月,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师Jed Dorsheimer,将特斯拉股票的目标价从419美元上调至1071美元,原因是特斯拉瞄准了另一个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其正积极向能源存储领域扩张,这种多元化是必要的。Dorsheimer预计,到2025年,特斯拉的发电和存储业务营收将达到80亿美元。特斯拉正迅速打造一个类似苹果的能源产品生态系统,与其电气化进程相互协调,以成为储能领域的品牌。

特斯拉的故事正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上演

特斯拉打造的集车辆、充电网络、储能系统等全场景的能源产品生态系统的玩儿法,也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而践行者,却是中国本土的造车“新势力”。

和特斯拉专攻超充不同,蔚来2017年推出的NIO Power“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加电服务体系则是多管齐下,涵盖了品牌自营的换电体系、移动充电车、代客取送补能体系以及可与用户合作共建的超充站。

2020年8月,随着BaaS体系的正式落地,换电模式成为蔚来能源产品生态系统的重点。11月6日,蔚来长三角都市圈高速换电网络正式打通,其全国范围内的换电站也达到了606座。按照蔚来的计划,今年年底之前将布局700座以上换电站,到2025年在中国将布局超过3000座换电站,全球布局超4000座。

与蔚来相比,小鹏汽车的路线则大为不同。依托其坚持的快充技术路线,小鹏正在加速建设更多的超充站。10月24日,小鹏800V碳化硅平台、480kW高压超充桩的发布,更加表明了其所坚持的超快充技术路线。

无论是蔚来的NIO Power,还是小鹏的超快充,乘用车领域新势力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重构产业生态,并撬动了新市场需求。同样的趋势正出现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这一新赛道中。

远程汽车于11月8日正式发布的远程汽车星瀚H,支持纯电换电、增程换电、甲醇P2混动等多种新能源动力模式,而此次发布的则主推换电模式。

这恰恰切中了纯电重卡应用领域中长途、高速等场景的痛点。配合远程汽车开发的预见性能源管理系统,可实现公路物流换电重卡“无限续航”概念。

除了基础设施的前瞻性布局,远程星瀚H预见性能量管理系统:融合车辆自身多传感器和交通网实时数据,将路况(如拥堵、坡度、曲率、道路类型等)信息实时上传云端,计算出多路径下的全局能耗,最终推荐效益最高的路线。同时通过预见性能量管理算法,提前控制动力系统进入相应模式(纯电驱动、增程驱动、并联驱动、纯电能量回收等),以达到最优经济性能;通过云端地图数据实现车辆与能源供给平台打通,智能引导司机在合理区间内进行换电,随到随换,无需等待。

摈弃“糙脏黑”,吉利商用车给了远程星瀚H什么?

充换电的补能生态,只是远程汽车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一部分。对于迟迟跳票的特斯拉Semi,远程星瀚H已先发一步,占据了产品端的优势。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商用车已被打上了“糙、脏、黑”的标签——粗糙的内外饰、灰头土脸的车身,及重装下喷出的刺鼻的黑烟。

改变率先从“颜值”开始。

除了前面提到的远程星瀚H“灿若星河”的设计语言带来的整车科幻观感和强有力的姿态,远程汽车盾形LOGO灯采用了与人体相同的呼吸频率,仿佛是有独立生命的个体。内饰以“竹报平安”、“燕归巢”的中国风设计元素进行装饰,传递给司机美好的寓意。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正是吉利商用车远程品牌的内涵之一。远程星瀚H的命名表明了这一点。其中H代表其英文名称Homtruck。Homtruck=Home(家)+Truck(卡车),即“移动的家”。 外置厨房、洗烘一体洗衣机,内置洗浴空间、超大尺寸的舒适床铺,营造家的氛围,给司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饮食、卫生、休息得到充分保证。以家的理念全方位提升司机旅途中的体验,变成“宜商宜家宜旅”的新商用汽车,既可以“带着家去远方创富”,又能在路上体验“家一般的享受”,真正实现“重新定义陆运生产力”。

远程汽车旗下的产品同样是一个“智慧的家”。远程星瀚H的高阶智能驾驶得益于超强的硬件算力支撑——与亿咖通、沃尔沃汽车共同研发的L4级自动驾驶采用中央域控制电子架构,并搭载强大的中央控制芯片提供算力支持;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头、前视摄像头等多维感知技术,配合集成5G+V2X的通讯模组,实现高阶可进化的自动驾驶技术。

按照吉利商用车的规划,其将于2023年实现L3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与L4限定场景自动驾驶;2026年实现L4干线物流自动驾驶;2030年实现L5结合智慧座舱的自动驾驶真正产业化。而预计在2024年上市的远程星瀚H,届时无疑将具备L3+的自动驾驶能力。

“人、车、货、站、电”一站式打通的是生态闭环

商乘一体化的架构设计理念,让远程星瀚H从底层逻辑重新定义了商用车,而其具备的超高算力,和全国货车物流大数据平台的赋能,将成为物流体系中的智慧节点。

节点的作用,体现在吉利商用车搭建的三大平台公司,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三方面协同发展。其中,绿色慧联,聚焦城市物流场景的智慧绿色运力服务平台;万物友好,聚焦电动重卡运力综合服务;阳光铭岛,专注电动重卡能源生态系统与电池银行的建设与运营;而后者与万物友好共同组成了绿色智能换电运力服务平台。依托三大平台公司,逐步完善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的三要素协同。

简单来说,为了实现人、车、货、站的全面打通,远程汽车上线了一个超级APP,全面涵盖了“选、购、用、管、修、换”全生命周期,覆盖用户全业务场景,以此来探索全新卡友物流生态圈。而依托依托先进的动力电池技术,并以之作为能源存储银行,形成能源储存离线网点,形成了车与能源的绿色能源生态。

至于车与环境,则依托整车低碳修复和零部件再制造,构建“研发端-营销端-再制造端“统筹的低碳循环产业生态圈。

按照吉利商用车的规划,预计2025年绿电综合使用率达到40%。2030年整车全生命周期碳减排90%。

在三大协同要素中,车与环境形成的低碳循环发展,恰恰切中了政策导向。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可以想见,未来在吉利低轨卫星高精定位技术加持下,配合智能车联网技术,吉利商用车将实现“人、车、货、站、电”一站式打通,从而构筑起完整的生态闭环。而通过这一生态中的绿色运力平台,远程汽车不仅可以拉升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并且基于超级换电站和换电重卡,深入布局绿电能源。

据罗兰贝格预测,在“双碳”战略引领下,到2030年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将达到20%。同时,有机构统计,每1000辆换电重卡每年可以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和1.25万吨污染物排放,能耗费用较燃油车节省5%-10%。一旦商用车领域启用“双积分”或“碳交易”机制,将利好远程汽车。

事实上,特斯拉的首次年度扭亏正是来自碳积分交易。特斯拉2020年度财报披露,其当年通过出售碳积分共计获得15.8亿美元,年度净利润为7.21亿美元,首次真正实现了年度盈利。

至此,答案已非常明确——按照特斯拉的发展逻辑,未来,远程汽车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