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市场节奏迅速变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记忆也在缩短,对产品需求也越来越细分。在此背景下,科技推动取代广告营销成为了推动国货崛起最大的一个因素,新消费行业的“科技时代”已到来。
2021年12月30日,“聚势启新篇”2021财联社·投资峰会暨“科创引领 资汇滨湖”太湖湾发展论坛在无锡融创文旅城会议中心顺利举办。在太湖湾发展论坛现场,财联社联合天眼查重磅推出《消费行业的“科技时代”—2021消费行业新趋势白皮书》。鲸平台主编廖定峰从消费势力地图、消费利好政策、资本好感度、企业“科”粒度以及投资新机遇等方面做现场发布。
报告显示,以国货崛起为例,新兴的国货产品,要和国际大品牌竞争,只能通过产品创新,从满足消费者细分需求开始。他表示,为企业注入科技因子是最核心的。
从宏观层面来看,近年来国内发布了多个促消费政策,总的来说关键词有三个:消费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数字化。国家通过这些政策,除了促进消费外,也会促使大量企业采用科技的方式,来生产和提供消费品,比如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这些生产方式都离不开科技的投入。“未来的消费品投资策略方面,科技因素将是核心因素之一。”
从中观层面来看,报告显示,中观科技创新水平与消费机构数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据天眼查数据显示,A股消费类公司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河南省和四川省。而目前中国电商业务分布最丰富、密集的前十大地区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浙江省、江苏省、四川省、河北省、河南省、上海市和江西省。而2021年全国专利申请的前十大省市和电商业务分部的前十大省市完全重叠。
从微观层面来看,消费行业企业纷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报告随机选取逸仙电商、珀莱雅、良品铺子、华熙生物等八家市场关注度较高公司作为观察样发现,八家公司中,多数企业2018年-2020年的研发支出都有明显增长。近五年申请专利数量总数从2017年的53个增长到2021年305个,增长近五倍。
(图片数据来源:天眼查)
报告基于数据提出两大核心策略。策略一:高“科”粒度铸就新消费护城河。一方面,以技术为基础的产品,业绩更具稳定性,另一方面,科技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以及,科技可以更快满足细分需求。策略二:聚焦消费领域的“专精特新”。专注细分领域,一个产品满足所有人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庞大的市场能够提供足够多的细分市场;在精细化运营方面,“一个广告、一个策划”进行运营的时代已经过去,高品质的产品才是王道;在产品通用功能上,特色化的研发创新能够增加不一样的功效,能为消费者创造独特价值;新兴数字化的普及,能不断发现消费新需求,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廖定峰在现场表示,“科技能促进生产,也能促进消费。企业从事消费品生产,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度会越来越大,这种趋势不可改变。对于消费者和投资者来说,所能做的就是顺应趋势,精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