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资产配置何去何从?中行这份《白皮书》给出了指引
01-12 18:28 星期三
轻金融

连续四年发布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中行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详细的全球资产配置建议和个性化的服务体系。

2022年伊始,A股市场波动加剧,投资何去何从?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找到合适的财富管理机构和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指引是关键。

而出色的资产配置能力,是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所擅长的。近年来,银行业大财富管理战略持续推进,各大银行纷纷通过提升资产配置能力,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产品与投资策略建议,也推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快速发展。

作为一家大型银行,中国银行近年来在财富管理领域持续突破,资产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其中代表性动作就是连续第四年发布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坚持长期投资策略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详细的全球资产配置建议。

在前三年《白皮书》的判断多次得到市场验证后,《2022中国银行个人金融全球资产配置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给出了怎样的资产配置建议?

优秀的资产配置能力是核心

当下大财富管理行业正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给财富管理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从机遇来看,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财富管理意识增强,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

从挑战来看,一方面,财富客群需求的变化,对相关机构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服务体系,形成了新的考验;另一方面,国内大财富管理机构正在迎来空前的机遇,对财富管理机构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些变化,都意味着财富管理机构要想胜出,资产管理能力与资产配置能力是必备。纵观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无不拥有一流的投资、研究与资产配置的能力。

从财富管理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可谓群雄逐鹿,不过商业银行拥有最多的个人用户,在所有类型资管产品中资产管理规模占据最大份额。在中金公司看来,“头部银行系资管充分把握能力建设的窗口期”。

在银行提升资产配置能力的过程中,中行连续4年发布的《白皮书》就是代表性动作。

近年来,中行把年度白皮书作为全年纲领性观点,作为指导中长期战略资产配置的依据。同时,为确保策略观点对市场的前瞻性,每季度还会对全年观点进行重新检视。

除了每周一例行的策略周报予客户以全程陪伴外,当市场遭遇非理性下跌或黑天鹅事件而出现极端波动时,中行还会第一时间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解读,安抚投资者情绪并给投资者清晰的投资建议。

值得指出的是,面对千股跌停中行给出“短期深跌亦忍耐,中期布局迎良机”的买入建议和7月初“快速上涨接近尾声,回归常态震荡整理”的减仓建议,堪称经典。

资产配置方案能否得到市场检验,是考验一家银行资产配置能力的关键因素。这方面,中行的投资策略表现可圈可点。

2021年,全球“疫情与政策并进,通胀与资产共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中行策略积极应对,全年大势基本看对,过程陪伴执行到位,三大模拟组合表现优秀,充分佐证了“市场贝塔不够大,还有中行阿尔法”的专业价值。

2020年中行激进、稳健和保守三大策略跟踪组合全年收益率分别为53.94%、35.31%和15.16%,同时风险参数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充分证明了中行的预测科学有效。

2022年资产配置何去何从

进入2022年,不同风险类型、不同资产偏好的投资者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建议?可以说,各类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可以从《白皮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建议。

在大类资产的覆盖上,《白皮书》包含了全球主要市场,中国A股、港股、美股、欧洲股市、日本股市、新兴市场等,也包括债券市场、汇率、贵金属与大宗商品等各类资产。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宏观背景下,《白皮书》建议的2022年全球大类资产配置顺序为:权益、债券、黄金、商品。

2022年全球资产配置观点一览表

在权益方面,《白皮书》认为,中国资产价值将持续得到重估,建议超配中国A股、中国港股;鉴于美国经济韧性仍在,建议标配美股,但需谨慎应对在美联储加息前后或现的剧烈波动。欧洲复苏偏强,政策温和,建议标配。

在债市方面,《白皮书》认为,中国债市建议超配可转债资产,利率债、信用债建议标配;中资美元债两极分化,建议保守;美债因货币政策收紧,加息落地,建议低配。

此外,在贵金属方面,对于黄金建议先低配后标配,对于原油年内择机调整为低配;在货币方面,建议对美元、澳元超配,加元、英镑标配,欧元、日元保守,人民币标配。

除了大势判断,在《白皮书》中,中行还针对这些投资领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性建议,方便有不同需求的投资者按需找到适合自己的建议。

目前,中国银行将个人客户风险偏好划分为C1—C5共5个风险级别,分别对应风险偏好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和高风险5类客群,并针对各类群体给出了针对性的投资建议。

比如对C4及以上风险偏好客户,《白皮书》建议较大比例配置权益类资产,适配固收类资产,并在聚焦二级分类资产选择时主要配置高端制造、绿色低碳、储能、科技自立相关行业与主题。

对C3风险偏好客户,《白皮书》建议适当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将固收类资产作为主要的配置对象;对C2风险偏好客户,大幅降低股票权益类配比,大幅增加固定收益类资产配比。

此外,中行还通过丰富的产品与组合,最终通过投资策略与产品的完美结合,并依托中国银行强大的产品与服务平台,精选各个资产领域优势产品帮助客户构建投资组合,力争为客户赚取更多超额收益。

在市场波动剧烈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从而积极进行投资策略的调整?

在各类配置方案发布后,中国银行投资策略研究中心还会根据市场走势在战术层面做不定期调整,并将持续监控组合收益情况及相关风险指标定期回检,适时优化,力求最佳。

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指导、全过程陪伴

当前的财富管理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随着以客户为中心的资产配置时代全面来临,各家银行纷纷加快推进财富管理平台化建设,从产品为导向转型为以客户为导向。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在财富管理机构的激烈争夺战中,核心竞争优势不是某个产品服务或公司战略,而是通过点滴积累建立起来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这是一场综合金融实力的全面较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头部银行由于综合金融服务能力突出、战略转型力度强、科技投入大、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日常经营中,有望抓住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的大机遇。

2020年以来,大中型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战略定位空前提升。在差异化竞争优势上,中行提出了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体系。

在投资服务理念上,中行的特点之一是追求长期的投资理念和全流程陪伴。

具体来看,中行鼓励投资者运用资产配置理念通过长期投资达成自身财富管理目标,对客户的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在一段时间内原则上保持稳定,建议投资者不必过度关注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调整自身战略资产比例。

同时,中行还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市场研判能力,强大的资源整合平台,丰富的优质产品,科学的资产配置体系,力求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按照客户安全性、流动性要求,构建收益最大化投资组合,帮助客户“投资简化,生活美化,人生升华”。

在当前“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资产配置报告《白皮书》无疑更有现实意义。

资产配置能力的构建并非一日之功。在中信建投证券看来,商业银行应“搭建涵盖宏观研究、策略研究、行业研究以及单个投资标的研究的全方位投研体系,为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在做好客户资产配置工作的过程中,中行已经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策略服务体系,形成了“投策五报”服务体系,分别从客户长期战略资产配置、中期战术资产配置,短期产品最佳时机选择等视角为客户资产配置提供全流程指导,全过程陪伴。

在财富管理领域的深耕与布局,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截至2021年6月末,中行集团层面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规模突破11万亿元;上半年财富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5%,增速为四大行第一。与此同时,集团个人客户全量金融资产中,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突破2万亿元。

展望未来,中行加速推进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布局,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供应链金融、县域金融等“八大金融”。在财富金融方面,中行着力构建“全集团+全市场”的财富金融平台。

这一系列战略布局,有望为中行4亿多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从而为中行打造财富金融大行奠定长远的基础。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