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暂时无需过分悲观。综合当前估值、流动性、政策态势及外围环境等因素,我们认为虽然情况难言乐观,但暂时也没有必要过分悲观。今天市场的快速放量下探已经释放了部分做空动能,市场继续单边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并不大,后续大概率可能呈现区间整理状态。
今天A股市场放量大跌。上证指数虽然收跌2.3%,但盘中曾经跌过4%并靠近2900点,创业板指收跌5.6%。两市全天成交近8000亿,相比前几日明显放大。我们综合快评如下:
“盘久必跌”再次应验,综合的因素导致下跌。虽然从消息面上并没有特别利空的因素直接导致下跌,但近日市场走势犹豫,我们认为潜在影响市场情绪层面的因素包括:
1)债券市场违约接二连三,对于流动性、信用违约、杠杆等问题的担心使得债券市场波动加大;
2)私募新的监管新规预期开始实施,市场传闻有较多私募并未达到监管要求;
3)对货币政策边际动向的担忧,有媒体报道央行官员表示“货币政策要考虑对物价和房地产的影响”,等等。
“迷你版2009”:我们应该从2009年吸取哪些教训?我们本周一发表周报《复苏持续性是关键》对短期观点进行了梳理。市场从二月份反弹至今,对经济复苏和数据好转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反应,后续如果市场继续向好,则需要经济层面继续超预期的表现。对比2009年及其后几年市场的走势, 2008年年底及2009年年初大幅刺激虽然力挽狂澜、帮助中国经济避免当时市场普遍预期的“硬着陆”,但其负面效果也相当明显。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曾先后面临物价通胀、房产等资产价格通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等一系列潜在风险,增长持续降速,一方面反映了刺激效果减退后,经济缺乏可持续增长动力,另一方面,刺激的效果不仅没有帮助解决原有问题,某种程度上放大了经济原有的结构性缺陷,如投资的低效、产能过剩等。中国面对持续的经济下滑压力,虽然屡经挣扎,但时至今日在发掘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方面的努力收效并不显著,基建和房地产等主要项目依然是抵御经济向下超调的两大主要抓手;再加上在资本账户等项目下的改革持续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历史遗留的汇率问题在增长偏弱的背景下始终如剑在悬。当前中国经济在基建和房地产等板块的支持下再次初步企稳,后面的重心应该放在如何通过改革来扫清障碍、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力以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增长上,否则我们仍将再次浪费机会、再次面对大幅刺激后的后遗症问题。
暂时无需过分悲观。综合当前估值、流动性、政策态势及外围环境等因素,我们认为虽然情况难言乐观,但暂时也没有必要过分悲观。今天市场的快速放量下探已经释放了部分做空动能,市场继续单边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并不大,后续大概率可能呈现区间整理状态。我们重点关注几方面因素以判断是否需要变得更谨慎:
第一、短期来看,需要关注基建、房地产相关行业的量、价、开工及产能利用方面的情况,是否相比三月份数据环比继续回升;
第二、流动性及信用风险层面边际变化,国内需要关注未来信贷的投放力度及持续性、在市场点位回升之后大股东减持力度的变化,外围则仍需注意美元加息预期对于新兴市场及大宗商品等方面的影响,深港通以及MSCI能否今年纳入A股等也值得关注;
第三,从中期来看,需要关注中国政府在力图稳固经济回升力度及保持可持续增长方面的潜在改革及举措,包括降低进一步城镇化的障碍方面的措施。如果这些方面因素进展均相对积极,则无需过度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