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政府非常看重GDP目标,二季度增速有望提高
下半年的政策支持或将减弱,但是如果增速明显不及预期,当局可以调整年度计划以保持增长的稳定。
04-20 17:00 星期三
高盛高华

编者按:上调了今年的GDP和CPI通胀率预测,在3月份实体经济增速回升的同时,通胀率也有所上行,近期政策声明强调年内投资支出应集中在上半年。这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支持或将减弱,但是如果增速明显不及预期,当局可以调整年度计划以保持增长的稳定。

我们将二季度GDP季环比折年增速预测从6.3%上调至7%,从而带动我们的全年预测从6.4%升至6.6%。这一增速与 6.5%-7.0%的官方GDP增速目标相符。

二季度增速预期提高的原因是针对基建投资和房地产的内需刺激以及外需改善的共同推动。就内需而言,政策性银行(包括国开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通过提供基建投资资金的方式为支撑经济增长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性银行除了直接向项目发放贷款之外,政府还借助它们通过发行特种债券来向项目注入资本金,以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使之能够借力于商业银行贷款。一季度政策性银行共计发行了人民币4,000亿元特种债券,为资本金注入筹措资金,此外普通金融债的发行规模也同比增长了35%。我们预计政策性银行将在二季度保持强力支持,到下半年时支持继续但是力度放缓(贷款发放相对集中于上半年)。

随着一季度增长逐渐显现积极迹象,决策层对于增长状况的担忧可能有所缓解。与此同时,随着通胀状况从放松理 由(担忧通缩)转变为潜在的收紧原因、再加之围绕杠杆上升的担忧再起,我们预计对于国内投资的政策支持将较一季度减弱,但是整体仍保持放松倾向。虽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致持稳,但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自年初以来已贬值了约3.6%,有望给二季度出口带来小幅提振。而外需增速也有望在经过了低迷的一季度之后有所回升。近期国际数据(例如多国制造业PMI 表现好于预期)即反映了这一迹象。而外需反弹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国内增长回暖。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环比增长将提速(参见3月23日发表的“中国经济分析:未来几个月经济环比增速有望提高”),而且近期的实体经济数据基本印证了我们此前的预测,只是 3 月份6.8%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我们本就远高于市场的预测值6.6%还要高(彭博市场预测:5.9%)。这一好于预测的表现主要缘于货币和信贷供应所显示的政策放松力度大于我们的预测,一季度信贷投放高达 7.5 万亿元(基于社会融资规模衡量,并经过地方债净发行调整)。虽然这很可能导致信贷控制收紧,但是短期内内需增长的上行可能性加大。

政府非常看重6.5-7.0%GDP增速目标的实现。GDP增速达不到目标的障碍很大。虽然当前活动指数(CAI)季环比 折年增幅为 5.3%,小幅低于政府目标,但是就其轨迹而言,CAI紧跟工业增加值走势,近期也可能有所加速。

我们的预测调整并未改变我们对于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将“在波动中放缓”的基本看法。增长的下行趋势主要是由基本面因素决定的,而近期增长加速的本质仍是信贷密集型、以基建投资为中心的需求回升。这样的回升仅能有效地推动短期需求重回趋势水平。实体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提高将以通胀和杠杆的持续上升为代价,而决策层不愿看到任何一种情况的出现。随着出口增长的支撑作用在三季度消退、国内政策立场趋于正常以及 8 月底/9月初在 G20 会议 前后长三角地区可能将限制生产/交通,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将再度放缓。

除了上调二季度实际 GDP 增速预测之外,我们还做出了其它小幅调整。就货币政策而言,我们预计短期内放松力度将有所减弱,因为截至目前的财政/信贷放松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预计二季度不会下调存准率,而下半年将两次下调存准率,每次 50 个基点(人民银行还将通过定向措施注入流动性)。我们预计今年的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 就通胀而言,近期食品价格加速上涨(当前同比增速达到了 7.6%)已推动整体通胀率升至约 2%;我们上调了未来 几个季度的通胀率预测,以计入食品价格因素和二季度增速提高所带来的潜在通胀压力。一季度 CPI 通胀率受到了年初恶劣天气干扰蔬菜种植以及疫情推高生猪价格的共同影响。近期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蔬菜价格已经因为供应响应而显著回落(这一点在叶菜供应上往往能得到很快体现),而且猪肉价格也开始企稳。要不是我们预计总需求将明显提高、从而在短暂时滞后带动通胀压力上升,我们将会预计CPI通胀率明显回落。有别于其它国家的是,中国的食品价格往往呈现高度的顺周期性。虽然食品价格上涨部分缘于特殊因素,但是基本面通胀压力也在明显积聚。

近期政策声明强调年内投资支出应集中在上半年。这意味着下半年的政策支持或将减弱,但是如果增速明显不及预期,当局可以调整年度计划以保持增长的稳定。

改革一直在平缓推进,我们认为至少在明年之前在这一问题上不会有重大改变。

图表1:我们上调了今年的GDP和CPI通胀率预测

资料来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 、国家统计局

图表2:金融状况放松支撑近期增速反弹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高盛全球投资研究

图表3:在3月份实体经济增速回升的同时,通胀率也有所上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盛全球投资研究

图表4:近期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贬值有望支撑二季度出口增长

资料来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万得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